娘俩逛法国-之-法国精神

标签: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玻璃屋法国精神反传统 |
分类: 欧洲见闻 |
题记:有朋友催我,你欧洲游之后,不是还去了新加坡吗?怎么这些游记迟迟不见出炉呢?惭愧......
因为俺的法国游记还没写完。不写,是因为把握不好;跳过去不写,又觉得对不住它。
拖得是太久了点哈,跨年度了。抱歉抱歉!
巴黎第四日:蓬皮杜-法国精神
蓬皮杜艺术中心,这座由五颜六色的钢筋管道堆砌缠绕起来的庞然大物,像个外星人,盘踞在巴黎精致典雅的古建筑群中,特立独行,卓然不群。它不仅是巴黎城的重要地标,也是法兰西文化的典型符号。
巴黎市政府非常有文物保护意识,几百年前就制定了政策:街道两旁的建筑,主人只可以进行内部的装修和改造,临街的建筑外表必须保持其原状。因此,数百年来,巴黎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蛛网状的窄街、砖砌的路面、精雕细琢的古式建筑,行走期间,仿若回到几百年前。
相比之下,我们国人的文物意识就差得太远了,那么辉煌美丽的一座北京城,如今几乎找不到原来的样子,零星保留的几座古建筑,与越来越多的异形建筑挤在一起,让人感觉古怪别扭。追新逐异,用到经济和科学研究上,是发展;用到文物和建筑的改造上,是毁灭。
再美的东西,看久了也会生出疲倦-审美疲劳嘛。钻进时光穿梭机,在古建筑中行走了数日,感觉真的有些疲乏和压抑。蓬皮杜,给你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你一下子感到心中的压抑得到了释放!我想,那个法国设计师设计这座“反传统”建筑的灵感和动力也在于此吧。
与这座建筑相映衬的,还有下面这些行为艺术者。他们摒弃世俗的看法,按照自己的喜好,扮演成自己理想的模样,一动不动地站在街头,宛如一座雕塑。你往他们的盘子里投入硬币,他们马上就动起来,给你舞上一段,动作非常娴熟、专业。虽是一种乞讨,但他们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投入、对艺术的另类执着,让你无法把他们跟街头常见的乞讨者联系起来。
当然还有这样的民间艺人。他们不疾不徐、自得其乐的表演,让你感觉,这样的生活,好像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街头画像人。
这是艺术中心大厦外墙的一幅广告。外表矜持、动作优雅的法国绅士,其实也有顽皮好奇的一面,也是他们更本真的一面。
下面是艺术中心里面的部分展品。非常精巧可爱的生活用品,让你感受到钢筋铁骨下的脉脉柔情。
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从蓬皮杜步行百米左右,就来到了当地人非常喜好的一个去处:玻璃屋。
这片建筑通体是以玻璃为建筑主才,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跟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样,这片建筑也跟前几日见到的法国古建筑完全不同。
要么就保持原貌,几百年不变;要么就来个翻天覆地,彻底颠覆。法国人真是有个性!
玻璃屋中心空地上的这组雕塑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造型奇特的方型脸、异形人,我琢磨半天也没搞明白这些雕塑有什么含义。
也许,设计师根本没赋予它什么意义,就是为了追求变异、释放,寻找释放后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