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繁忙拥挤的工业城
考虑到下一站马赛是个大城市,我们临时决定,缩短在戛纳的时间,提前登上了西去的火车。(火车非常舒适现代化--我会在以后的博文中做个专辑介绍)两个小时后,到达法国的第二大城市-马赛。
马赛(Marseille,英文也称Marseilles)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会区(metroplitan
area)。位于地中海沿岸,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是全世界小资们向往之地普罗旺斯的首府。(考虑到普洛斯旺的氛围对儿子没什么吸引力,而且当时刚过薰衣草收割的季节,我们没去那个小资圣地)

马赛火车站。跟国内的火车站不同,法国火车站的站台和候车室是直接贯通的。始发站的火车会早早地停在那里等候乘客,你可以提前看到自己要乘坐的车辆。

马赛的大街,人和车都很多,一路游来,还没看到过这么纷杂、拥挤的城市呢。
刚从网上搜到的信息:马赛的人口:1,623,720(2008年);人口密度:3436人/平方公里
居民:马赛人口一向比较混杂,既有来自地中海以及欧洲地区、也有来自非洲的居民。近25%的马赛人口为北非血统,大多为阿尔及利亚人和突尼斯人。
马赛跟我们以前游历过的法国城市都很不同,她不是个旅游城市,建筑、景致都不突出。给我的明显印象就是:这城市比较土气呵呵。
建筑物上的装饰较之巴黎、尼斯、摩纳哥明显减少,而且用材简单--好像是石灰的,雕塑上除了神灵和天使,还出现了鹅和花卉,乡土气息浓厚。

因为在马赛的时间不多,市区面积又大,我们在码头的游客中心乘上旅游小火车,游览马赛的老城区。

老城的街道非常窄,有羊肠小道的感觉。居民的车就骑跨在路沿石上,看来也只有这种窄窄的小火车才能进得去这样的小街。

这么陈旧的城,这么古董的建筑(注意那些窄长的、难以启开的窗),老城的居民依然不离不弃,坚守着自己的家园。

繁忙的码头。林立的桅杆昭示着马赛作为主要的运输码头的地位。

我们娘俩南法游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感受地中海,所以在走马观花地看完老城之后,马上换乘公交车直奔最近的海滩。尽管不如尼斯和戛纳的海滩秀美,马赛的海另有一番味道。

海边不知名的雕塑,让我们看到马赛人革命的激情。总算是能把这个城市和《马赛曲》联系到一起了。

夕阳西下,海变幻出不同的色彩。

跟尼斯、戛纳清澈的海水不同,马赛的海水浑浊了许多,近海的地方很多海生物,视觉印象不好。时至黄昏,游泳的人不多,儿子犹豫了好久还是没下去,坐在海滩上玩起了沙子。

海滩上多是当地的居民,玩沙的、打沙滩排球的、游泳的、冲浪的,太阳的休息没有影响他们休闲的情绪。法国人休闲、享受第一的思想,在哪都一样。

“兵法”有什么励志或抒情的含义吗?没听说过呵呵。不知道这姐们懂不懂她背上汉字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