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感悟 |
时光如手中的沙,悄悄从指缝中流走,无法握住。但是总有一些东西能留下,比如那个时代的一首歌,镶嵌在了指纹中,每当音乐响起,那年那月的情景就一幕幕在眼前复活。
初中时,流行程琳的《熊猫咪咪》,我因无意中模仿很像被选中参加学校乃至全县的文艺会演。站在台上,难免心慌,音乐老师鼓励我:别怕,你是最棒的,台下的人谁都不如你唱得好!因了这鼓励,我勇敢地站到了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头,不仅没紧张,反而觉得很自豪。从那以后,登台对我不再是心惊的经历了。二十多年后,儿子偶然听到了这首歌,让我教他。 “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我一边给儿子讲解互助之情,一边向他灌输自信的理念。
大一时,流行陈淑桦的《梦醒时分》,宿舍里每天都要放上几遍,大家一起学唱,其实那时候,八个姐妹都没涉足过恋爱呢。晚自习结束后,几个室友挽着手一边往宿舍走,一边齐声唱着这首歌,面对路人的侧目,我们象做了一件自豪的事得意极了。以后再听到那首歌,当年那几个不知爱情滋味却要强说愁的小丫头总能让我们发出会心的微笑。
大三的暑假,我和一个好朋友在家乡办了一个暑期英语班,辅导初中孩子学英语。那是个小虎队红得发紫的年代,也是电视台点播歌曲盛行的年代。辅导班结束的时候,孩子们都恋恋不舍,他们悄悄地凑钱去电视台为我们点播了《再见,小虎队》。“当离别拉开窗帘,当回忆睡在胸前,要说再见真的很伤感…”那是第一次为一首歌而落泪,为孩子们纯真的情意而落泪。
上班以后,流行歌淡出了我的生活。有一年的元旦前夕,工作特别忙,简直有不堪重负的感觉,忽然生出“逃”的想法,于是请了一下午的假,约了一个姐们放松一下。我俩选择了在歌厅唱歌,喊出歌声的同时也疏减了压力,“偷得浮生半日闲”,那种偷来的悠闲让我们心生窃喜。会的歌有限,于是我们开始跟着电视机学唱新歌,是当时点唱频率最高的《星语心愿》。几年后,这个姐们得了重病,需要骨髓移植却找不到合适的配型。几个同学相聚为其祈福,我唱起了这首我俩一起学的歌“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无能为力…”那种揪心的疼从歌中弥漫开来。后来,因治疗得当,姐们的病康复了。但是,这首歌对我,也超出了歌的范畴,每次听到或唱起它的时候,就像面对有血有肉的好朋友。
出国前,几个朋友为我送行,有两个老弟演唱了《朋友,别哭》。这俩人的唱功都不错,本来是独唱的歌曲被他们俩人演绎得别有一番韵味。远离家乡的日子,每每听到这首歌:“朋友别哭,你依然在我心灵最深处,朋友别苦,要相信自己的路”,心中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走下去的信心。
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独。红尘中难得有几个真心的朋友,这分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人世间,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意而温暖;红尘中,因为这样的音乐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