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 |
分类: 非洲印象 |
我所在的纳米比亚,地处非洲西南端,是非洲大陆上最后一块独立的土地,几乎完整地保留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欧洲的痕迹在这里清晰可辨:以首都为例,建筑是欧式的;道路交通法规是英式的-右舵左行;教育是德式的...走在街上,如果不是满街迎面而来的黝黑面孔,你会以为自己是身在欧洲某国的一个小镇上。
一、房子
初到一个国家,给你第一印象的多是这个国家的建筑;想了解一个国家,研究它的建筑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那我们就从收入相机中的建筑-确切地说是房子-开始吧。(参看我的相册-房子篇)
城市的建筑&富人的房子
因为地广人稀-纳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所以这里的城市象摊大饼一样向四周恣意蔓延,面积很大。政府机构多是三四层的楼房,住户则是两三层的别墅HOUSE,很少有高层建筑。
首都建设在一片丘陵上,起伏的地势赋予城市动感的线条,大多数的HOUSE都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跟国内整齐划一的别墅不同,这里的HOUSE最大限度发挥了居住者的想像力,色彩斑斓、样式独特,绝无雷同。
穷人的家
城市的贫民居住在铁皮搭建的简易房里,从高处望去密密麻麻地一片,没有院墙,不少人把报废的汽车停在家里作房子用。
白人多集中在首都和沿海几个城市,北部农村是黑人的聚集区。稀疏的篱笆围成简易的院落散落在公路两旁,木棍和长草(当地特产,防水性好)搭成的草棚就是他们的家。这里的院落不严格按照家庭划分,有一两个草棚围成的家庭式院落,也有七八个草棚组成族群式院子,跟中国农村庭院不同的是,院子里没有什么陈设,到处光溜溜的-“家徒四壁”对他们也是奢侈,因为根本没墙壁。
后一篇:纳米比亚-旅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