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红楼梦》看中国古代学位制度

(2017-03-09 22:49:48)
标签:

红楼梦

学历学位

中国科举

马经义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从《红楼梦》看中国古代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源于西方,在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学士、博士等称谓,但并非当今高校毕业后所获得的学位等级。在清代“大学士”是官职名称,简单的说就是皇帝身边的高级文秘人员,正一品。大学士名称之前一般都要加“某某殿”或者“某某阁”,例如清代有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博士称谓在中国古代出现得很早,战国时期就有了,也是官职名称,主要是指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的官员。那么在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学位制度呢?当然有,只不过称谓不一样罢了。

在《红楼梦》中,男孩子读书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考试,从而进入仕途,飞黄腾达,光耀祖宗。贾宝玉的哥哥贾珠自幼喜爱读书,他的父亲贾政最疼爱此子。书中说贾珠“十四岁进学”。“进学”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是上学读书的话,那十四岁才启蒙,算什么自幼喜爱读书呢?

  《红楼梦》第二回写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这可是《红楼梦》中学历最高的一位。那什么又是“探花”呢?

  宁国府贾珍的父亲贾敬,是“乙卯科进士”,这是贾府中学历最高的一位,那么什么又是“进士”呢?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和冷子兴喝酒聊天,冷子兴笑话贾雨村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说:“亏你还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什么又叫“进士出身”呢?

带着以上四个疑问,我们首先看看在《红楼梦》时代读书人是怎样参加考试的从而又是怎样得到相应的学历的。知道这个过程,刚刚那四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科举制度从隋朝到结束,在我国已实行了一千多年。在《红楼梦》时代已达到最高峰,考试规则十分严密,共分为四级,分别是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所谓“童生试”也称童试、院试、小考、小试,这是科举的初级考试。在明、清两朝,是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 童生试在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包括县试、府试(或直隶州、厅)和院试三个阶段,所以童生试也称为院试。应试考生不论年龄大小,统称为童生,也称儒童、文童。在考生中,经常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也被称为童生。童生试规定三年内举行两次。经过院试合格以后,考生取得生员资格,生员就是秀才。取得秀才资格,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参加学习,因此,童生试也是一种入学考试。

取得了秀才资格才算是正式进入科考行列,所以被称为“进学”。《红楼梦》中说贾珠“十四岁进学”,不是说他十四岁才上学,而是指他十四岁就取得了秀才资格。

所谓“乡试”是取得秀才资格以后的人参加的更高一级的考试。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试时间安排在秋八月,所以也称秋闱。乡试的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试以后张榜公布录取的名单,录取的都称举人,其第一名叫解元。举人一般可以授予知县一类的官职。

所谓“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安排在春季举行,所以也称春闱。春闱由礼部主持,正、副总裁由皇帝任命。应试的考生除各省举人外,在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也可应试。清代会试,每次考试录取三百名,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叫会元。凡录取为贡士者,就有资格参加殿试了。

《红楼梦》中的贾蓉就是“监生”,如果他要参加科考,可以直接参加会试。

所谓“殿试”是古代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按制度,应该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对会试通过的考生进行策问,以有关国家决策方针等事宜询问考生,从中区别优良,以定甲第。因为考生太多,皇帝不胜其烦,所以殿试常常由皇帝指定的大臣担任。经过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贾珍的父亲贾敬就是参加殿试并考中的人,所以他的履历上面就有“乙卯科进士”的名号。

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也称鼎元、殿元。我国历史上获得状元的约七百五十多人,如贺知章、王维、文天祥等等都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三足,所以统称为“鼎甲”,一甲三名当廷授予官职。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是探花,换而言之他是参加殿试并获得一甲第三名的人。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的第一名都称为“传胪”。二甲、三甲安排在翰林院,一般学习三年后再授予官职。

《红楼梦》中冷子兴说贾雨村是“进士出身”,是指他参加殿试获得了二甲名次。

  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录取为进士的约有九万八千七百四十九人。会试、乡试、殿试的第一名都称为“元”因此在三次考试中均名列第一者,称为“连中三元”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六十人。录取为进士的人单由朝廷用黄纸张榜公布,所以称为“金榜”或“黄甲”,这就是古代读书人最羡慕的“金榜提名”。

   如果将中国科举考试等级名称和西方学历学位等级比对的话,秀才相当于专科,举人相当于本科,贡士相当于硕士研究生,进士相当于博士研究生。“进士及第”相当于获得了985高校的博士学位,“进士出身”相当于获得了211高校的博士学位,“同进士出身”相当于获得了二本院校的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1、《中国皇帝制度》徐连达朱子彦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P335337P395 —397

2、《古代典章礼仪百问》华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P3637P7779P8183 P86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