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可卿临终前对王熙凤说了什么?

(2016-12-29 23:04:38)
标签:

红楼梦

秦可卿

王熙凤

马经义

分类: 《红楼梦》人物分析

秦可卿临终前对王熙凤说了什么?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最早离开人世的“正钗”。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王熙凤托了个梦,表达了她对家族命运担忧,进而献计献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举措: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在这段话中,你读到了什么?我读到了孟子——继孔子之后,先秦原始儒学的第二代掌门人

孟子除了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之外,还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行王道、施仁政。所谓“王道”,在《孟子·梁惠王》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你治理的国度中,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这就向“王道”迈出了第一步。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做到“王道”呢?就是施“仁政”。所谓“仁政”,《孟子·滕文公》篇中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是说,要给老百姓一定的产业,要让他们有房子有地,他们才能安居乐业;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天下太平。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房地产这么热?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千丝万缕,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人的这种生存意识: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种生存意识从先秦就被政治系统化了。

当下,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也存在这样的思想:只有在一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产业,才算真正稳定下来。如果没有这些“恒产”,人们始终都会把自己看成一个匆匆过客——这就是一种文化基因的显现。

秦可卿的那段话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思想。第一,就是在祖茔周围多多买地,买房子。因为就算获罪抄家,这些祖坟地作为用来祭祀的“恒产”是不会被抄没的。第二就是好好地建设私塾。按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多多修建一些家族希望学校。以后抄家了,儿孙们也有书读,有房子住,再差也能解决温饱,甚至还可能东山再起。可以说,秦可卿这种置房置地的思维理念就是孟子提出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不过秦可卿有更先进的思想,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

此文摘录于:马经义著《红楼文化基因探秘》四川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