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看人力资源管理(三)
(2015-07-11 17:39:29)
标签:
文化管理学红学马经义人力资源 |
分类: 红学论著概略 |
此文摘录自:马经义著 《从红学到管理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三、贾府员工的薪酬制度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经济学层面上说,它是企业与员工之间交易公平的体现。员工为企业做出的劳动与贡献,花费了时间与汗水,付出了学识与技能,那么作为企业就应该付给员工相应的回报和答谢,这就是薪酬的来源。薪酬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工资、奖励、福利。所谓工资,从我国现行的一般构成来看又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以及我国法律规定的若干政策性津贴。基本工资是为了保证员工维持最低生活所需,岗位工资与工龄工资都主要突出的是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所谓奖励,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热情而专门设计的,它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奖励呈现出的是一种变动的趋势,有很强的短期刺激性效果。所谓福利,就是一种变相性报酬,是正式薪酬的一种补充。它很少以货币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员工,而是以实物或者某些服务的形式呈现。
贾府仆人们的工资是怎么计算的呢?在《红楼梦》中,仆人们的工资叫“月钱”。贾府的仆人按照等级分为五个级别:总管级、一等仆人、二等仆人、三等仆人,粗使仆人。月钱就按照级别发放,总管级的工资并没有明写,然而从赖大能有自己的庄园和仆人推测,他们的工资应该相当可观。一等仆人的月钱是明确交代了的,每月一两银子。总管级的仆人不直接伺候主子的饮食起居,只是参与日常家政及大事的办理。一等仆人只有贾母、王夫人等这个辈分层次的主子才有资格使用,然而在数量上也有差别,贾母身边的一等仆人有八个,王夫人只能使用四个。小姐少爷们只能使用二等仆人以下,当然也有例外,贾宝玉屋里的袭人就是一等仆人,然而袭人原本是贾母身边的,因为疼爱宝玉所以交给他使唤,月钱仍然在贾母这边领取。二等仆人每月一吊钱。三等和粗使仆人的工资在五百钱到三百钱不等。除了直接的月钱,工资中还有米面等粮食,所以当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时候,因为丫鬟迟到而大怒,就下令“革他一月的银米”。不仅仆人们有月钱,就是主子们也有月钱。任然按照级别发放,例如贾母一月二十两银子,王熙凤一月五两银子,迎春探春等小姐一月二两银子。需要指出的是,主子的月钱基本上就是零用钱,而仆人们的月钱就是靠这个生活的救命钱。
以上罗列的是贾府员工的基本工资,还有福利和奖励。奖励的钱并不固定,比较随意,这要看时机和主子的心情。例如贾宝玉派佳慧给林黛玉送茶叶,碰巧潇湘馆发月钱,于是林黛玉就顺便抓了两把给他。再例如第三十七回,秋纹对袭人回忆说,又一次贾宝玉心血来潮,将大观园中的红梅花弄了几枝插瓶,让秋纹捧送给贾母王夫人,贾母王夫人一高兴就当场赏给她二百钱和两件衣服。贾府仆人的福利也是相当不错的,就如同王熙凤说:咱们家的丫头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强。仆人们除了月钱以外,吃、穿、住几乎都是贾府全包了的。吃有份例菜,穿有四季定制的衣服,住和主子们一起。所以像级别高一点的仆人其穿戴和主人们差不多,于是大观园中就有了“副小姐”这样的称谓,专指小姐们的贴身二等丫鬟。可见贾府的福利待遇也是不错的。
从上述贾府仆人的工资来看,层次与结构是清晰的。但是也有很多弊病隐藏其中。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合理健全的薪酬待遇除了满足上面多重构成以外,还要具备合法性、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和经济性。那么贾府的“月钱”兼顾了这“五性”吗?
首先看合法性,月钱原本是贾府自己定的,不存在合法性问题,但是当王熙凤从银库领出丫头婆子们的月钱后,就会拿出去放高利贷,所以时常拖欠仆人们的工资,弄得下人们怨声载道,这为贾府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公平性基本满足,但是完全看身份等级,不讲多劳多得这也为贾府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埋下了隐患。竞争性基本没有,所以王熙凤分析宁国府五大管理弊病时就指出了“有脸者不负钤束,无脸者不得上进”,身份地位高的永远都挡着道路,成了晋升的拦路石,久而久之上进心也就被消磨掉了。激励性不规范,主子赏赐太随意,没有一定的章程,所以激励性赏赐就演变成了仆人们想方设法讨好主子的劳动所得。
经济性是贾府薪酬制度的大问题。高工资高待遇当然能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但是如此一来就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如果这个负担超出了企业的负重,就面临着崩溃的边缘。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制度来说,一切薪酬都要受到经济性的约束。所以领导在对人力成本考察时,不仅要看薪酬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员工绩效的质量水平。《红楼梦》中的贾府正是忽略了这个大问题,仆人们的使用没有按照经济性原则来编制,而是按照贵族排除的豪华度来编制。试想想,宁荣二府的主子有多少?总共加起来超不过三十个人,然而仆人们的数量却是主人的十几倍。贾府一年的收入基本上耗费在了仆人们的使用上,如果说家里的仆人能有高的经济产出也就罢了,然而这些仆人们都是纯碎的消费者,他们所谓的生产不外乎就是满足了贾府主子的虚荣心而已。
四、贾府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制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上述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薪酬待遇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虽然环节众多,但是核心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人”。我们常言“知人善任”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指向。无论怎么去勾画人力资源管理,总结起来就是对人的“选用育留”。贾府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第二、育人和用人。育人是用人的前提,用人是育人的实践,用人更是人力资管理的核心,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育和用很多时候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面讲述的贾府机构,其实就是在展示用人,贾府又在用人的环节中育人。例如元妃省亲时,要下姑苏采买唱戏的女孩子,贾珍就派了贾蓉、贾蔷“带领着来管家两个儿子”一同前往。这里的来管家是指宁国府的总管家来升,这一次派遣他们出去办事就是在“用”,但同时也是在实践中历练,这个过程又是“育”。
第三、留人。要很好的用人,还需要留得住人。上面提到的薪酬制度也是留人的一个方面。对于贾府这样的国公府邸,对于仆人们并没有朝打暮骂,相对而言待遇都是极好的,所以很少有人想出去。当袭人的母亲提出要把袭人赎回来的时候,袭人的反应是坚决抵制的,死也不出来。这和她所处的安逸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里面也有和贾宝玉的情感牵连。贾府对于留人的秘诀在哪里呢?其实就是讲究一个“礼”字。仆人虽然是下人,但是贾府的风俗,只要是服侍过长辈的仆人,其地位都是相当高的。例如总管家赖大,像贾宝玉这样的小辈见了他
都要下马问候,贾蓉这个辈分的主子见了他也要叫“赖爷爷”。服侍贾母的鸳鸯,到王熙凤屋里,贾琏都要起身叫姐姐。赖嬷嬷是贾政的奶娘,在公共场合,年轻媳妇们都要站着的地方,这些奶妈妈们都可以坐着。可见一个“礼”字成了贾府留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9.
[3]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6.
[4]陈大康.论荣府的管理机构与制度[J].红楼梦学刊,1986,(3):193—213.
[5]冯子礼.红楼梦的经济细节初探——封建末世贵族地主阶级的生产、交换、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