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酒
(2011-09-09 18:17:24)
标签:
马经义茶酒红楼梦情感 |
分类: 生活杂文集 |
对于中国式文人来说,茶与酒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要么二者兼具,要么选择其一,无论如何,你得喜欢一样,不然作为文人你就少了一点形似,这当然是玩笑话……中国文人喜欢茶与酒,自然有他们的说法,就我而言,对于这两样饮品,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较好茶,这和我的生活方式有关。茶淡雅、幽静,我的生活历来波澜不惊,行动有规律,作息按时间,所以朋友笑说:我已经提前进入老年生活了。然而茶需要品味,就如同自己简单的生活也需要细心缝制一样。
茶说白了就是一种草,它和牛羊吃的草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一个“品”字。品茶的过程不是解渴,更不是抵御饥饿,它糅合了一段心情,借着自然孕育的草本让内心安静下来,让天然之香顺着水的灵气,流进心底,冲洗掉尘世的喧嚣。这个时候你似乎有了一种觉悟,你会突然发现,品茶就是让我们安安静静的去关照一回自己的心灵。我们都长着一双眼睛,它让我们看到了世间万象,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和缺点,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让眼睛去发现自己的心灵。所以“觉悟”常常被认为是“见我心”,这个过程不是要去虚伪地适从一种规范,恪守一份标准,而是让我们放下所有的不满、哀怨、愤怒、嫉妒,让心在淡爽的茶汤中沐浴一回,所谓“茶禅一味”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从品茶中去悟道,去参禅,喝茶还只是一个小部分。茶是泡出来的,这个“泡”字,我尤为喜欢,这里面蕴含着多少智慧!一颗颗卷曲、收敛着的茶粒,在沸水中慢慢地、缓缓地展开了,它的动作是如此的舒缓、优美,但我似乎又能听见它们瞬间绽放的声音,这是生命的开悟,这是一段历程到另一段历程的豁然开朗。此时你会发现,水变了,有微黄,有浅绿,有深红,有暗黑,无论外在如何,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份渗透的力量,喝一口,沁人心脾。此时你又有了觉悟,端在手中的这杯茶汤,不就是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挑来了一桶水,心耳神意泡制其中,如今已散发出来了人生之味。喝茶悟道,并不神秘,整个过程就是让我们本着心,糅合着情,收敛目光,关照自己。
在平常,我不大喝酒,更不愿意因为应酬而喝酒。可能会在一个月夜,月光尚未饱满之时,透过窗子,斑斑点点的洒在书房的地上,拉上窗帘吗?又不忍把原本孤寂的月亮拒之门外,然而又怕月光的忧伤朦胧了我年轻的思绪,矛盾之极,此时我会斟上一杯酒,借着酒力驱赶月亮叙述的阴晴圆缺。
如果说品茶是一种内敛式的感悟,那么喝酒就是一种宣泄式的散发。酒是一种生发之物,它区别于茶的就是一份畅快淋漓的外显。所以李白斗酒才能诗百篇, 余光中先生说李白:“酒入豪肠,三分化为了剑气,七分酿就了月光,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要感谢这杯酒,因为这杯酒不仅让他有了一份豪迈,还成就了他诗仙的境界。
酒能让我们卸下包袱,褪去伪装,还原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所以酒后才能吐尽真言。酒能壮胆,所以苏轼“把酒”才有勇气质问“青天”。酒越陈越香,在阳光下,在雨露中它至始至终都默默地酝酿着自己的情感,积蓄着自己的味道,当我们打开尘封的坛盖时,顿时香满天下,惊世骇俗。
茶和酒,是如此的不同,然而又如此的相通。就如同一个真实人,有高兴也有忧伤,有内敛也应该有外放,有展望也要有反思,有笃定也要有豪放。让这些性情在春秋中泡制,在冬夏中酝酿,这一生将有滋有味,这一世必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