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记
(2010-05-15 17:33:00)
标签:
红楼梦讲座马经义西安科大文化 |
分类: 生活杂文集 |
能读万卷书,能行万里路,这可能是中国式文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不过这两样对我来说还差得太远了……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被邀请去西安讲学,说来惭愧,这样一座名城古都,我还没有去过,几次进京,都匆匆而过,未作片刻停留,对它的了解不外乎来自书本与报刊。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便没有理由可以推脱。
5月5日,我到达西安,西科大安排得非常周到,接待我的李老师更是辛苦,除了讲座、采访等安排,还得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全程陪同观光游览。
其实讲座对我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不外乎换个地方,换一批听众而已,所以我并没有刻意去准备,定了一个大题目——《红楼梦中的“精”与“神”》,我喜欢在大题目下交流,并非去炫耀自己的学识,而是可以心游万仞,没有边际的束缚,没有太多的规避,随心所欲才能酣畅淋漓。
讲座后,和同学们的短暂交流,也让我感触颇多。那一份热情和对学术的向往,从他们清澈的眼神中散发出来,我想它能幻化成一份勇敢,更能凝固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西安,我住的宾馆就在大雁塔的旁边,宾馆陈设古色古香,借着大雁塔的佛光禅韵,让我洗去了一身的尘埃……
也许是因为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城市都大同小异。当我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却发现“独特”已经在走向“大同”了。西安的美食,我早已垂涎欲滴,在细细品尝之后,我觉得除了味道“清”一点外,似乎和川菜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能是因为我味觉麻木的原因,在吃“天下第一面”的时候,除了感觉它长以外,也没有太多的不同。所以在当下,真要去寻找一份特有的新鲜,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西安前前后后呆了一周,留在心底的,仍然是兵马俑的气势,华清池的温润,长恨歌的悲怆……所以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西安较之其它现代化的都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多了一份文化的厚重,这也成就了它的独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