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佚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三)
(2009-03-12 13:25:34)
标签:
红学红楼梦探佚研究周汝昌梁归智丁维忠马经义梳理文化 |
分类: 中国红学概论 |
探佚学需要解决的第三个大为题就是:“原稿”中的人物结局
无论是探佚《红楼梦》“原稿”的总回数,还是“结构”,其目的都是为探佚红楼人物的结局服务的。所以探佚人物的“归结”也就成了探佚学的焦点和核心。
就以现在对人物的探佚结果来看,多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一家之言颇多。基本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是:“黛玉死”、“元春死”、“宝玉出家”、“探春远嫁”、“贾家最终家亡人散”等等。但是,
至于“死”、“嫁”、“人散”的起因、过程往往就不大相同了。例如贾探春的结局:周汝昌、梁归智两位先生的探佚结果都一样——远嫁海外,成为王妃。但成为王妃的外因与动机,两位先生所表达的却不相同。
皇家在百难之中,生出一条秘计:让一个“替身”女冒了公主、郡主之名,前往应婚就嫁,有愿者予以特恩,赦免相当的过错或负罪,并加表面上的宠赐。
……
这时,荣国府败势已显,正在岌岌可危之际……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向贾母等献策——让探春充当郡主,远嫁藩属。但贾政夫妇难以割舍儿女感情。探春得知后,挺身而出,陈情父母,愿意前往,以保全其家。
在 周汝昌先生的探佚笔下,探春远嫁,是被逼无奈,探春为保全家口才挺身而出的。但梁归智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在《〈石头记〉探佚》一书中说道:
探春的远嫁异域,应该出自探春本人某种程度上的主动,而不是被迫的。前八十回多次写道探春的才干见识高人一等。而且愿意“
立一番事业”,在她清醒的认识到贾府势败,且无力回天之际,当机立断,毅然脱离贾府,另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