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经义
马经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898
  • 关注人气:1,5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洋与欧阳奋强谁更适合贾宝玉?

(2008-06-21 09:09:55)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杨洋

欧阳奋强

红楼梦

电视剧

扮相

马经义

文化

分类: 大众娱乐

杨洋与欧阳奋强谁更适合贾宝玉?

 

杨洋与欧阳奋强谁更适合贾宝玉?

 

    新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终于选出来了,很多人都认为和自己心中的宝玉形象相差甚远,但是,当自己扪心自问——贾宝玉究竟长的是什么模样时,很多人,包括熟悉《红楼梦》的学者也未必能讲明白。

这种现象非常奇特,其实在书中,曹雪芹也只用了不到40个字来集中描述了贾宝玉的外貌,在第三回中,这样写道: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

    按写作技巧来分析,这段描述是写“意”而非写“实”。无论是“中秋之月”,还是“春晓之花”,或者“面如桃瓣”都是中国艺术化的“大写意”手法。

   “意”与“实”,谁优谁劣?并不好判断,或者说根本无法判断。写“实”,能让人一目了然,是鼻子是眼,一笔笔如实描画;写“意”,能让人的思维天马行空,作者并没有固定读者的视角空间,而是任意其想象、联想。实物的美,是在物体本身,还是在读者眼中?这就要根据“写”与“读”的双向交流了。

    在《红楼梦》中,用心的读者都能发现,红楼人物的外貌都无一例实写,但是就在这种朦胧的意识状态下,个个人物又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这样的写作技艺,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我们可以把新、旧两版的“贾宝玉”做一个对比:

    杨洋——从扮相上看,整个气质很是符合中国古代文人的,即有神仙般的飘逸,又有满腹才华的稳重。但,是否能“怒时而若笑,视而有情”这需要演技来传达。眉目之间也兼有贾宝玉的“阴柔”。

    欧阳奋强——从扮相上看,很符合原著的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脸部轮廓比较饱满。这一点,应该说是杨洋不能及的。但是“鬓若刀裁,眉如墨画”杨洋又要胜出一筹了。

    书中的贾宝玉,本来就是“阴柔”与“阳刚”的结合体,所以他的外貌也就是“圆润”与“轮廓”的二合一。在现实当中,我们未必能找到这样的真人。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过于苛刻。“红楼梦”本来就一梦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