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新版红楼人物装束的质疑

(2008-06-19 00:08:47)
标签:

红楼梦

新版演员

服饰

马经义

文化

分类: 大众娱乐

   对新版红楼人物装束的质疑

   少年宝钗

   对新版红楼人物装束的质疑

   少年黛玉

  对新版红楼人物装束的质疑

  少年宝黛钗

    新版《红楼梦》中宝、黛、钗的装束已经亮相了!

    欣赏之后,总有一丝道不明的困惑——是要唱戏吗?又唱的是哪出戏?

    第一感觉:太过戏剧舞台化。第二感觉:没有丝毫《红楼梦》时代的服饰底蕴。第三感觉:“昆曲”化太重。

   《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虽说是“虚实相接”的写作手法。但是仍然有章可循。从大体上看,男子的服饰多为虚写,女子的服饰多为实写。女子当中,少女、少妇的服饰多为实写,中老年妇女多为虚写。凡能代表《红楼梦》时代的官服一律避实就虚。例如第二回写贾雨村是“乌帽猩袍”,第六回写贾蓉是“美服华冠、轻裘宝带”。第五十三回“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莽腰玉”,这些官服描写都无法判断是哪个朝代的服饰。写到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有诰命者,出席重要场合时“皆是按品大妆”或“按品级着朝服”等等。

   《红楼梦》中实写的是一些少妇、小姐、丫环的服饰,如第五十一回写袭人出门时的装束:

    果见袭人穿戴来了,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 倒也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白花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 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

再如第三回王熙凤的服饰: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曹雪芹在王熙凤这段穿戴描写中,是少有的“如实”描写,因为清代在头上插“挂珠小凤钗”,皇族命妇用九个,其它命妇用五个,这就是所谓的“九凤朝阳”和“五凤朝阳”。王熙凤戴的“朝阳五凤挂珠钗”就是非皇室命妇的头饰。

    第六十三回写“寿怡红”,芳官的穿戴:

    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驼绒三色缎子拼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似秋水还清。

    在《红楼梦》所写各种人物的衣着上,芳官这段可以说是最鲜明、最有真实感的。

    在《红楼梦》中,男子的妆束多是扑塑迷离的。相对来说贾宝玉的服饰多为实写,第三回主人公贾宝玉出场,曹雪芹用的是“工笔”描绘法来刻画贾宝玉的外貌和服饰,这是《红楼梦》人物服饰描写中少有的笔墨,从而也就成就了红楼人物外貌描写的经典: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当贾母让他见过王夫人再过来时,已经换了服饰: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与这段“如实”描写有所不同的是第十五回,北静王的服饰:

    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俞平伯先生曾说:北静王的装束是“戏装”。

    在《红楼梦》中服饰体现的是满俗文化。服饰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固有的样式,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红楼梦》第三回中这样描写贾宝玉的服饰就是明显的满俗文化。

    满族男子喜欢穿这样的箭袍子,是为了射箭方便。所谓“箭袍”就是在窄窄的袖口上,再接出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所以又称为“马蹄袖”。满族入关以后,这样的服装成了有身份男子的礼服,要给人行礼时,即迅速放下马蹄袖,以表尊敬。

    满族的发式和汉族的发式有很大的区别,这与两个民族所受教育不同有很大的关系。汉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因此汉族是要留全发的,总之为髻,这是汉俗的特点。满族则不一样,头发是半剃半留,把前额和头周围的头发剃光,只留脑后的头发,然后把它梳成辫子,垂于脑后。从清世祖登极后,朝廷要求满、汉统一发式,以满族发式为准。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国人才剪去了辫子。

    《红楼梦》第三回曹雪芹描写贾宝玉的发式,这样的描写就是清代大家公子的打扮。再如同回中王熙凤的配饰: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这也是满族贵妇人的发式和佩戴。

     所以新版《红楼梦》的服饰,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