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艺术观

(2008-03-19 23:02:49)
标签:

艺术

马经义

观念

文化

分类: 生活杂文集
   “艺术”是文学、史学、哲学的综合性外在表现,艺术的形成也是多门学科的全方位融合!对于什么是“艺术”,对它的阐释,古今中外代不乏人,我个人认为,所谓“艺术”重在两个字——“技”、“意”。

    所谓“技”就是一种技法和技巧,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熟能生巧”其实就是“技”的最高境界。

    所谓“意”就是对艺术本身的感悟和对生活的体会。从一个角度来说“意”的获取是人生经历的积累,从而总结出来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

    艺术中“技”与“意”的完美融合可能就是艺术的极致境界。但是要达到这种高度非一日之功。如果“技”与“意”相比较而言,“意”来源于“悟”,在中国文化中,“悟”是判断一个人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准,“悟性”的高低也决定这个人的成就大小。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积累的知识形成体系更需要时间与精力。治学不易,要有才、学、识、德、勇、毅、果、静、谦……也要能悟,悟有顿渐之分,顿是一见即晓,当下即悟,渐就是涵咏玩味,积功既久,忽一旦开窍,洞彻光明。

    对于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更是这样。我记得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诗词的最高境界是——“意与境浑”。我想借着这种说法来表达我的艺术观——“技与意浑”。

艺术不是怀旧的情绪,也不只是借艺术来张扬自己的个性,艺术是生存的必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兴旺、发达、强盛的高品味表现。大资本、大科技、研究与发展,最终的目的不是飘向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语言、文化,自己的历史、信仰,自己的泥土中。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东西,永远是属于本民族的特色艺术。越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对自己越有信心。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失或支离破碎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所以对于艺术,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小资”情节,艺术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诗化表现。所以提高一个民族的艺术观念,是增强一个民族自信心的最好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