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你在“和”孩子说话,还是在“对”孩子说话

标签:
教育文化健康育儿 |
分类: 【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
“对” 孩子说话,是在告诉他,我们要他怎样,是在让他顺从,是我们在思考。而“和”孩子说话,是我们和他一起思考,找寻解决问题或改善情况的方法。
1、父母的责任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引导孩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519/03ea357063e447b0b654886ec926e6a4_th.jpg
智慧的父母就会去觉察:什么时候引导孩子,怎样引导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我们可以主动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究他们的想法。这样,我们自己也会学到很多。
这些并不难,因为刚上小学的孩子会非常自由、毫无顾忌地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这多好!
但是如果我们指责、批评、威胁他们,或者挑他们的毛病,他们就会感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件很不安全的事情,就会渐渐关闭和我们沟通的大门。
相反地,如果我们敞开心扉,接受他们的想法,一起平等友好地讨论,问好奇的问题,例如:
“然后有可能发生什么?”
“你会有什么感觉?”
“其他人会怎么想?”
孩子就会感到,在面对和解决生活困难时,他有同伴。
问好奇的启发式问题,是和孩子沟通思想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期待孩子只有正确想法很可笑。跟孩子说,他的想法是错的,而我们的想法是对的,只能让孩子更沉默。
2、每个人对同样一件事的看法和观点会不一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519/747d6b51dd3c4cbcacfde4acf6dbf372_th.jpg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看法与自己不一样时,就需要很小心。如果因此批评或羞辱孩子,那就是立刻关上了相互信任的大门。父母要随时准备好接纳那些不一样的观点,这个非常有价值。
可以对孩子说:“可能你是对的。咱们再仔细想想,看看还有什么可能?”或者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然后接着说,“但是你有权利这样想,咱们看看这样是不是可行。”
3、父母给孩子播下思考的种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519/b740a4519802440c973008f21dc98822_th.jpg
我们假想一个场景,妈妈无意间听到两个孩子因为玩纸牌时其中一人作弊而发生冲突。开始的时候,妈妈保持了中立,没有介入。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她觉得还是有必要讨论作弊这件事。
她跟孩子们说:“你俩都知道,作弊不对,而且作弊也让游戏不再好玩。那你们为什么不好好遵守游戏规则呢?”虽然妈妈的口气很和善,但这不是在和孩子讨论,这是说教。这是妈妈的逻辑,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还有另一种方式。一两天后,妈妈跟孩子们说:“我有件事想不明白。”俩孩子会很好奇,妈妈有什么不明白的事?
这样妈妈得到了孩子的注意,然后她说:“当两个人玩游戏时,其中一个人作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吵架!”“那你们觉得,为什么那个人要作弊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519/753a40c7c0434c41a4de360289878f3e_th.jpg
然后倾听孩子的回答。这样,妈妈就可以了解两个孩子各自的想法。通过类似这样的提问,妈妈就会清楚俩孩子竞争的心理原因。最后,妈妈可以说:“我很高兴了解你们的想法,这对我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