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家庭教育荐读】孩子从小练习书法(习字),提升文化修养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健康 |
分类: 【书法国学】传统文化 |
1.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从生理上讲身体正在发育,这个时候抓书法(写字)教学,有利于学生手型、动作、姿势的定型,对于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有重要作用。对于中、高考学生升学来说,从容书写并达到卷面字迹美观还可以为自己提高考试成绩(当然,学习书法练字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书面考试分数),这只是自我心境管理的一个小小的方面。
2.丰富知识:在写字时经常会接触很多美的诗词、警句以及名人名言,这样积累多了,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培养观察力:汉字书写讲究结构,讲究笔势、讲究神韵,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手眼协调的活动过程,要把字写好,精神必须十分专注,注意力要求相当集中。
4.培养毅力:练习基本笔画时,一个单纯的笔画要写得规范,要反复写上几遍,几十遍,看到自己写的字一个比一个更规范,一个比一个更进步,提升自信,培养和激发了兴趣,在持之以恒的书写练习过程中,毅力逐渐养成,这一过程渗透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5.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开发潜力:在临写名人字帖、欣赏古帖过程中,对书法艺术这一领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开阔了视野,又发展了个人能力。
6.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艺术遗产:中国历代书法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成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各领风骚,各具特色,其内容博大精深,笔法苍劲有力。学生在临习书帖时,耳濡目染,受其熏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养成酷爱书法艺术的良好品质和兴趣,从而一代一代孩子不断将书法艺术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学习书法(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书法(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是比较漫长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学习当中哪有不动笔写字的呢?尤其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小学生,更应该把写字基础稳固打好,否则不良的书写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其他方面的钻研深究也会半途而废,养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良习惯。因此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为他今后美好的人生打好夯实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