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人格完善从吃苦教育中开始

(2013-01-10 16:53:11)
标签:

教育

分类: 【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人格完善从吃苦教育中开始

                                                   寒梅/文

 

【导语】日前,大学毕业生小高在招聘面试中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理由是她使用IPhone手机,用人单位担心她生活富足,在今后工作中难以吃苦耐劳。这一事件引起人们的议论与思考:从安逸富足的生活环境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是否难以担任艰苦工作,是否难以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由此观之,高中教育是否应该引入吃苦教育?在美日等国,这一教育理念被部分人推崇,重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方式一般是让十几岁的孩子外出打工赚钱。一方面富足家庭的孩子未必是否就不能吃苦,另一方面我国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长起来,“娇生惯养”是否是许多家庭教育的盲区,吃苦教育是否要引入更多的家庭?

 

     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因为“温室效应”,依赖思想严重,意志薄弱,遇到一件小事便畏首畏尾。因此,我认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勤俭节约的生活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积极探索。但与此同时,要警惕“吃苦教育”的极端化倾向,一些不合要求便体罚,使学生身体、心理都不堪重负的教育方式,应该予以禁止。因为这种所谓的“吃苦教育”,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也是违背教育宗旨的。

 

    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吃苦耐劳教育的引导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机会很多。我和儿子老爸在同孩子闲谈时就会自然地聊一聊我们成长经历过程中一些节俭方面的故事,会和儿子说起我们当时春游时带的蛋炒饭就是一顿极为丰盛的午餐,父母再给2角钱零花钱就很知足了,家里条件略微好一点的会给孩子5角钱,我们用这个钱买冰棍、汽水算是对自己的最大恩惠。那时3分钱一根冰棍,一角钱一瓶汽水(其实就是一些色素和糖精等勾兑的糖水而已),能剩点零花钱会过的孩子攒起来用于自己平时买个小文具之类的学习用品…… 我们也会和大儿提及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因为当时整个社会性质决定的,生活质量比较低下,饺子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新衣服只有过年时才能穿上,油炸麻花、油炸鱼虾和萝卜丝丸子等等美食也只有在过年“走油” 之时才能饱一下口福……类似这些,我们和儿子交流时都会很自然的互动起来。其实磨练孩子的意志不一定非要把“吃苦”教育变成教条的形式,如今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很大提高。当下,在丰厚的物质生活中,如何改掉孩子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家长们应该审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家长娇惯自己的孩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半点委屈。生活上还是学习方面家长必过问,一手操办孩子的一切,致使许多学生都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生活能力非常差,体质也极其羸弱。很多孩子如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状态其实都是由于父母惯出来的,是父母大包大揽的结果。理智的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引导孩子积极体验生活,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明白自强、自立才是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让孩子从点滴小事中认识到:在生活中吃点苦很正常,只要具备不怕苦的精神,将来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实吃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完善自己的人格。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养成勤俭的习惯,养成坚韧的意志,造就出吃苦耐劳的品格。同时谨防“吃苦教育”极端化。时代的变迁,困难时期的环境和条件是不可复制的,吃苦教育首先应该让孩子体会和感受,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家长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爱的方式和教育方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注】博文中标注“原创”字样的,均系寒梅本人亲自执笔, 如需在网络媒体转载或引用,请务必标注作者、文章出处、附带链接并保持文章原貌!在博客留言的方式告知本人。纸质媒体转载须主动联系我本人。

尊重知识产权谢谢您的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