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讲座】和家长们一起讨论“开学了,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
(2012-09-08 21:49:17)
标签:
安康宋体新学期开学综合症注意力 |
分类: 【心理学知识】应知应熟 |
群友们好:
今晚利用大家休息时间,和群友们一起探讨交流的话题是:“开学了,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
本群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相聚在一起,可谓群里藏龙卧虎,有大学老师、高中老师、小学老师和幼师们,也有来自不同战线的各位家长,大家都有各自好的育儿经验值得彼此间互相借鉴,很希望大家在不忙时参与群里互动讨论,好的经验和大家分享。谢谢各位!
言归正题:
情绪是孩子心理的晴雨表。不少孩子会在开学前后一段时间,变得沉默少言,神情低落;有的则变得喜怒无常。这些开学前心理不适应的表现,属于正常的“心理波动”。
家长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跟孩子谈谈新学期的新目标,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和谐地交流,让孩子对新学期充满快乐的期盼,消除对学校和学习的逆反情绪。
因为孩子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抵触情绪。
因此,这段时间以适当的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调整到学习上来是有必要的,但不要制造过多的学习压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则更重要。
由于上网或看电视等时间过长容易患上“视屏综合症”,这种病主要表现为头昏、头晕、头痛,当从上网、看电视等情节中突然转出而随即进入静止的文字世界中后,患者最容易因头痛、头昏、精神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丧失继续专心学习的情绪。
假期里,很多孩子晚睡、晚起,有的甚至跟着父母娱乐到后半夜,兴奋的直到凌晨都毫无睡意。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开学后,上课没精神,嗜睡。
与此相反的是很多学生利用假期恶补睡眠,导致起床、睡眠时间无规律,恢复正常学习时间后,出现头昏、头晕等症状。
很多家长利用假期给孩子补膳食、加营养,但往往用餐时间上较随意,从而导致开学后无法适应学校正常的用餐时间,出现肠胃堵、消化慢等不良的躯体状况。
“假期综合症”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状态。
“假期综合症”主要症状为心烦、胸闷、失眠、自闭、精神不集中等。此种病症具体表现为厌学、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弱、理解力下降、失眠、健忘等。
这种“开学恐惧症”,是因为假期中学生们习惯了比较自由自在的生活,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开学突然面临过多压力、受到约束便会感到不适,突然要被“冷处理”迎接开学,大反差下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
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对新学期的一种“畏难”情绪,在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并非不正常,也不是在成绩不好的学生中才有。这些症状一般经过一两个星期便会自行调整过来。但如果调整不好,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作为学生,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而家长也要主动和学生沟通,以正面的态度引导学生迎接新学期。
二、出现以上的症状,家长需要做什么?
恢复正常作息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
假期里,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乱了,常常是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家长应抓紧时间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并及时地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硬下心肠”敦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就餐,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2、和孩子多沟通、交流
家长可以跟孩子多谈谈学校生活,谈谈心、聊一聊新学期的打算,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这样能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帮助孩子放松心情,起到心理脱敏的作用。
3、制定目标
新的学习目标对转移孩子注意力很有好处,不管上学期学习成绩如何,几乎每个学生都希望在新的学期有好的表现。父母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与孩子共同商量新学期的目标。
和孩子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我并不孤独,不仅我在学习,我们全家都在努力!”
开学了,家长应该做什么?寒梅言简意赅总结如下几点(也是今天的主题)
群里大家的讨论详见下一篇博文介绍:
【家长群讲座整理】家长们讨论的“开学了,家长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