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考中应熟知的常用术语等知识
(2011-10-18 21:42: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专栏】助力与您 |
二、常常听说级差制这个词,请举例说明。
三、我的孩子今年(2010年)报考美术专业,是不是在提前批填报志愿?
四、提前批的填报有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五、有的院校专业设有分数差,有什么作用?比如说两考生都投档到同一院校,该院校相邻两专业级差均为3分,考生甲541分,且第一专业志愿未被录取,第二专业志愿为外交学,考生乙540分,第一专业志愿为外交学,则先录取甲还是乙?为什么?专业分数差起到什么作用?
分数级差一般可以分为学校志愿分级差和专业志愿分级差。
学校志愿分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
部分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部分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有的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有的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
你说的情况属于专业级差,你的例子中,考生甲要减去3分,即538再排序,如果只录取一人,那么乙会被录取。
六、什么情况下会降分录取?是不是录取不足的学校可以降分录取一些低分考生?
七、只要分数过了某个学校要求的最低线就一定会被这个学校录取吗?
不一定。
八、高校退档的主要理由: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低;身体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为保证不被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九、关于服从调剂和平行志愿投档
假如某外省高校在本地只招3个专业,我填2个专业并服从,请问会调剂到不在本省招生的其他专业吗,如果不够这3个专业的投挡分,还能退挡到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录取吗?
1.只能调剂到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专业。
2.平行志愿只投档一次,如果被退档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如果你们省设置了话)和到下一批次录取。
十、关于平行志愿,都是A志愿,如果被投档35人,录取32人,又都有填服从专业调剂,多出的3个人会怎样?
很明显,予以退档,学校会书面通知你具体因为什么,有人分数与你一样,可等级比你高等这样的理由。退档后你只能面临征求平行,或者降低档次填报低一级志愿。
有一点必须说明:如果进档后没有录取就一定不会再去看你的第二志愿!!只会退档!!
提前招生或提前批次的学校招生一般都要在录取前对考生进行测试。艺术类考生进行艺术专业考试;体育专业考生进行体育项目的加试;军事院校需要军检、政审及面试;招飞招乘需要面试、体检。公安院校需要面试、政审、体能测试。电子科技学院招生需要政审、面试;外语类专业需要口试。具体要求要以省招办公布的招生专业计划有关说明和学校招生章程为准。
十一、复读是否会影响明年报考
1.往届生不能报军事、国防生、飞行、乘务专业、国际关系学院、电子科技学院、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单独招生)。考生要以当年有关文件规定为准。
2.在复读的高中报名。
3.请咨询你省高招办。
十二、什么专业好就业?
专业的选择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难就难在一是对专业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许多人只能“望文生义”,学校招生简章上的介绍也是言简意赅,无法真正清楚地了解专业的内涵;二是对于专业是否适合自己,许多人更是不清楚;三是专业的出路不明确,害怕选择了一个以后找工作非常困难的专业。基于以上的三点原因,要想选择好专业,对于全力以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十三、如何选择好专业,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了解自己,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对什么感兴趣,所学的科目中最擅长的是哪一门。从这方面深入的思考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描述。同时我们不妨可以借助一些测评手段,比如性格测试、心理测试等,对自己深入了解,自身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
其次就是对于学校和专业的了解。我们要了解一个专业,其实不是看专业学什么,而是看专业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一个了解专业能力的途径就是看这个专业中有多少成功成才的人,了解他们所在的行业、他们的经历以及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样反推过来,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同一个专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可以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后就是找专业与自己特性的契合点。专业有自己的特点,个人也有自己的特质,如果两点结合得好,我们就会在这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如鱼得水,相得益彰。今后的职业之路也会少一些障碍。
【转载自:http://wenku.baidu.com/view/5e63838171fe910ef12df80a.html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