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王椰背后的民主缺失

(2010-08-21 10:31:02)
标签:

城市管理

时评

最新

文化

分类: 时评

近日,深圳的媒体突然集中对“大王椰”大加讨伐。以对一种植物布局而言,媒体语气之尖刻,版面之浩大,前所未有。如《深圳商报》的《华强北成大“烤场”!/大王椰毫无绿荫种了白种》(8月13日通栏半版)、《深圳晚报》的《换掉大王椰,给我一片荫!》(8月17日整版专题)、深圳新闻网的《大王椰的种植是深圳绿化的一大败笔》(深圳论坛持续讨论),等等。

本地媒体向来对涉及全市的大规模绿化改造沉默失语,这次是个突破,令人惊喜。尽管这变化来得稍微突兀了一些,所谈话题过于马后炮了一些,对事情的起因仍有集体回避之嫌,但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不能不喜。

http://s16/middle/4ff19ddbg8e4c4a5f3fbf&690

华强北商业街上的大王椰——选自《深圳晚报》       大王椰本身很漂亮,但要种在它该种的地方

 

大王椰是一种外来的热带树种,其形状类似椰子树却比椰子树高大粗壮,但不结果,且以树干坚实如水泥灌制而显得奇异,有一定观赏价值。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都市,大王椰们玉树临风般直立街头、树影婆娑,会给城市增加些许热带风情,带来一点与众不同。
    然而,大王椰作为城市树种也有其致命弱点:只长杆而不长叶,树叶永远留在顶端的那几根枝条上,稀稀拉拉,不挡风,不阻雨,更不遮荫。这,便是此番媒体猛烈批评的原因。而且,这些树已经存在了10多年,影响面很大,“后果很严重”。

据报道,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人流量最大的购物街的华强北,种的全是大王椰。到了夏季,这里无遮无挡,烈日炎炎,花冈岩的路面热浪滔滔,平时行人争坐的大理石凳滚烫炙人。“谁敢坐?屁股挨上去要冒烟!白天的使用率低到零!”——媒体如此引述百姓的牢骚。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东门步行街、福田中心区以及很多被称作CBD的繁华地段。深圳80%的小区楼盘用大王椰装饰。

众所周知,这些大王椰移植而来时,就是长成的大树,而且价格昂贵。如果当初改种任何阔叶或细叶乔木,在气候湿润、阳光充足的深圳,经10多年生长,必早已大树成荫,郁郁葱葱了。为何当初偏要遍地广种大王椰?除了规划理念的偏差外,有一个重要而有些敏感的因素不可不提,即当初深圳市委的主要领导积极倡导种植大王椰,这也是很多深圳人乃至媒体人心知肚明的。

现在的华强北、东门步行街、福田中心区等无不建设或扩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住宅小区也始建于那些年月。那时深圳的城市建设屡屡出现大手笔,花草树木的规划也是动辄大规模的。由于这位领导的热心推广,大王椰才于这个节骨眼上在深圳遍地开花。该领导还推广一种花,叫做美人蕉,遍布整个深南大道中间的绿化带,直至今天。

其实,主要领导在城市建设方面有些个人偏好无可厚非。心里整天想着如何把城市建得更美,思之念之,才会积极去出主意,想办法。这至少比起那些对自己掌管的城市不想不问不真关心的父母官来,要好一千倍。但是,领导也是人,有时也难免出馊主意(1992年明确新股抽签10%中签率,不就是馊到极点的主意吗?)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大王椰的明显弊端,其他领导去哪里了?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去哪里了?专家们去哪里了?

在近日的媒体报道中,一些专家面对记者侃侃而谈,直陈大王椰作为行道树的种种不是;绿化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对城市绿化条分缕析,主张从本地树种中选择优良遮荫品种。可惜的是,10多年前,我们没有听到这类声音。有关部门和专家当时可曾想方设法把道理向领导说明白,或者干脆直陈己见、据理力争?对此我是十分怀疑的。

有人说,中国现在没有知识分子,话是偏激了些,但不无道理。受长期专制体制的影响和浸泡于目前依然鼎盛的不良官场文化,中国很多读书人的脊梁骨早就没有了。官场虽然普遍学历大幅提高,但知识分子的味道也只减不增。这些读书人或官场高知,别说对待真理,就是在自己有权或有责实施影响的领域,也往往唯上级领导马首是瞻。一旦与领导观点抵触或相悖,便不敢、不愿甚至不屑于坚持正确立场,凭良心说话,维护公共权利。他们热心去做的,常常是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既定政策解释、歌颂、宣扬。

 也有一种可能,即当初确有政府官员或相关专家提了意见而领导“弗听”。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重大决策一把手说了算,何况这些花花草草?领导已经“弗听”了,你还去“直谏”,虽无需“冒死”,但还想不想当官了?还想不想在官办的事业单位升迁了?否则,在官场和知识分子集中的“事业单位”,怎么总是钻营奉承听话惟上亲近者上升,而敢说真话坚守良知“不识好歹”者淘汰?这一“国情”完全可以理解。果如此,我在这里要向这些提意见者表示敬意和歉意。

但应当看到,现在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不说别的,起码越来越多的高级领导开始懂得城市建设上听取专家意见的必要。否则,虽一时春风得意,日后却遭人议论指责,要后人为自己的失误埋单,会开心吗?就像最近媒体的集中批评,尽管为尊者讳而回避问题根源,仍居高位的他一旦听闻,不也心里有愧吗?

当然,媒体也有责任。当初强力推广大王椰时,其实下面是有抵触和怨言的。“一个电杆三根毛”便是那时群众的讥讽之语。然而当初的媒体并未反映民意或像现在这样去采访专家和官员,而是统统一言不发。不对,也不是一言不发,发的只是对大王椰的赞美之言。在应该发言的公共问题上失语,媒体也应问责。

最后,也要为大王椰说句公道话。大王椰并非一无是处,它不仅有本文前面说过的优点,而且耐风,抗倒伏。在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在霓虹灯密集的闹市,在现代化高楼之侧,在小区会所前等对绿荫要求不高和需要对漂亮楼宇和华丽灯光减少遮挡的地方,种植一些大王椰,对景观质量的提升仍有明显作用。但即便在东门、华强北这类繁华商街,人行道上必须种绿荫树。不明白这点,绿化管理部门的人都该辞职。

深圳人已经付出了10多年的时间代价,希望有关方面真正总结个中教训,避免再发生如此重大的失误。

 

2010年8月20日

 

下一篇:深圳主干道芒果树之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