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
曾经,为了找寻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所著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世外桃园”,我来到了让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香格里拉。

P2
香格里拉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的藏语地名“尼旺宗”(意为“日光城”)“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相一致。

P3
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
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横断山地,是亚洲几条大河流经的地方这些河流数千万年的雕刻作用,造就了一大片在全世界几乎是仅有的雄奇的自然景观。

P4 那帕海
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
1950年5月10日,中甸和平解放,归属丽江地区行署。1957年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并设州府于中甸县。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境内雪山耸峙,草原广袤,河谷深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470座,较为著名的有巴拉更宗雪山、浪都雪山、哈巴雪山等。

P5 独克宗古城
在香格里拉,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用山石铺就而成的石板路泛着岁月久远的光茫。
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后人留下的信物了。

P6
独克宗古城的石板街就仿佛是一首从一千多年前唱过来的悠长谣曲。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从云南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印度。沿途经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拉萨河、雅鲁藏布江,还要翻越5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

P7
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

P8
香格里拉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独克宗”,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隅。
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

P9
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

P10
在藏文资料中,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达的,要想进入香巴拉,行者须作精神修行。
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双重雪山围绕,如同八瓣莲花。香巴拉居民富足和乐,喜欢遵循智慧而生活。

P11
2001年,独克宗古城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一批又一批游人的来到与传播,这里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P12
不宽的石板路两旁,鳞次栉比的是一家又一家商铺,出售着当地的药材、土特产与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制品。除了本地人经营外,很多外地客商也看到了这里的商机,纷纷来此租店做起了生意。

P13
除了批发来的披巾、串珠之外,鱼龙混珠中也夹杂着许多其他旅游景区都能看到的工艺品。

P14
更多的人是在这里开起了各式各样的客栈。

P14
配套很齐全,除了餐吧、酒吧、咖啡吧之外,自行车出租、户外用品也应有尽有。

P16
很多人到这里来是为了寻梦,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个“世外桃园”。相形于丽江来说,这里少却了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与浪漫,反到多了一份来自于圹野的原始清新。

P17
这些房屋大多以木制结构,从外观上看,很多是翻新与重建的。偶有看到经过岁月染色的老宅子时,才会从心底里感受到那来自遥远时空的呼唤。

P18

P19 传说中的“阿布老屋”
只是这样的老宅子保存得已不多了。

P20
很少从前来的游客脸上看出访古探幽的神情,多数人都像是过节一般的喜庆穿行在古城的巷子里。年轻的女孩子前脚从这家店出,璇即又钻进了另一家店,乐此不彼地淘着各种小玩意、小饰品。

P21
城中分金龙、仓房、北门三街,中心有一亩多空地称四方街,为集市交易场所。

P22 著名的四方街
城中的“四方街”是最为热闹的地方。当地人喜欢在这里进行各种商品、土特产的交易。

P22
临近黄昏,更是各种烧烤、小吃摊占据广场四周。

P23

P24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是每天傍晚时分,当地各民族会自发来到四方街广场,围个大圈,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跳起的优美歌舞。

P25
他们的舞蹈有着极强烈的区域特点,像大中甸的锅庄、尼西的情舞、五境的热巴同属藏族舞蹈,但风格、形式迥异,或深沉凝重,或满洒飘逸,而热巴舞则热情奔放。

P26
纳西族的阿卡巴拉舞舞步古朴,彝族的葫芦笙舞、僳僳族的对脚舞,节奏明快,极富感召力,最能唤起观众的参与热情。

P27
原本我只打算在这里停留一个晚上,但就是因为受到这欢乐场面的吸引,因此将自己的行程又延续了下来。
我曾经在博文中这样写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往往就是在失落之时,同时伴生出希望与欣喜。
在天色就快变暗之时,广场上所有卖烧烤的小摊一下子就撤离了广场。起初还纳闷这里也有城管来驱逐,但一阵悠扬悦耳的藏族传统音乐响起之时,广场上不知什么时间出现了几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当地妇女,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锅庄舞。”

P28
舞者中有舞姿娴熟的当地民族,也有来此游玩的中外客人。相互之间无需用言语去交流与沟通,只要你舞动双手,加入到这个欢乐的团体里,大家很快就成了朋友。
别怕有人笑话你生硬的舞步,别怕你动作的笨拙,只需开心地笑着,欢快地起舞着,已经足够。

P29
广场中间没有煹火,但明亮的目光已将心点亮;天边没有流星划落,美好的祝福依然在这欢笑声中传递着。
这就是香格里拉!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天堂!

P30
2014.1.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几乎将1300多年历史的独克宗古城毁于一旦,惊闻这个消息,很是为这座行听古城而惋惜。
对于许多还没有去的人来说,那里依然是个梦,只是梦醒时分之时,这座美丽的城池已化为乌有。

P31
据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钢介绍:独克宗古城早前并非都是鳞次栉比的房子。建筑之间有空间,包括防火通道、堆肥料的地方、专门堆柴火的地方等,甚至还有菜地等,这在防火、防盗上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再比如,以前独克宗古城临街的建筑都是一层,建筑之间形成的“层叠式结构”有利于救火。
再者,传统村规民约对建筑“私搭乱建”的惩处是真正的“一刀切”——每年秋冬季节,“有司”会用一把特制的“大刀”,把建筑“超规突出”的部分砍掉,没有例外。

P32
李钢说:反观现在的许多古城,建筑街巷的古代“躯壳”和现代使用功能“拧巴”在一起,造成许多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其背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城市管理的缺失难辞其咎”,他介绍,独克宗古城里以前的许多建筑空间都被“开发”了,一眼望去密不透风。“这种现象全国普遍存在,我们看到的古城还是以前的古城吗?”
香格里拉大火敲响警钟:古城新用须尊重传统智慧!

P33
(以上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P34

P35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P51

P52

P53

P5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