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产业模式创新来挖掘未来市场机会

(2013-10-18 16:10:21)
标签:

股票

分类: 陈操

  周五两市受三季度GDP超预期增长的利好刺激,呈现出反弹的走势,其中本周连续调整的创业板指数更是出现大幅上涨,这也使得深市的表现要强于上海市场。从今天公布的GDP数据来看,再一次印证了我们之前关于宏观经济复苏的判断,而今天公布数据之后的市场表现,也表明经济的转好,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已经越来越大,这也是我们在近期强调年底之前对市场有利的因素之一,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年底之前,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还是之前我们谈到的IPO重启、年底流动性压力、国家审计署对地方债审计结果等这几个,而且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表现来看,这几个因素的负面影响力依然较大,因此,我还是坚持认为“到年底前,单就指数来看,并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机会,未来一个阶段大盘形成箱体走势或许是最为现实的走势”,而这个箱体大致区间应该在2300——2050点之间。

  如果说大盘真能形成这样的走势,对于投资者来说甄别个股的质地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我们之前反复强调过的两条投资主线,它们目前的共同点都是在立足于年报高增长、高送转预期的基础上,坚持对于公司长期价值的再挖掘,尤其是对于某些传统行业的中小盘股来说,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升级、商(产)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带给公司质的飞跃,几个月以前我们举过商业零售行业的例子,而近期这个板块中的很多个股借助所谓的商业+金融支付的创新,出现的一波行情就是一个例证。而类似这样的机会,市场依然存在,比如近期我注意到传统的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同样存在着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价值重估的机会。从这个行业过往的历史来看,以前基本都以代加工或仿制主流品牌(俗称山寨)为主,而伴随着近些年的市场变化,这个行业的企业有些试图开始建立自主品牌。从我的理解来看,如果这类企业继续以“山寨”为主,那是在“等死”,如果盲目建立自己的品牌,庞大的品牌建立成本可能会让企业去“找死”,因此对于现阶段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产业模式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电子制造外包”就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IT产业中硬件产品更新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使得一线主流品牌企业必须要在产品研发、产能规划和建设、品牌与渠道打造这几个关键缓解上做出取舍,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企业一般都将生产甚至是设计环节都外包出去,公司把精力放在核心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开拓上,这也就由此催生了“电子制造外包”这个产业模式,而且相比于以前简单的代工生产(OEM),更为“现代化的电子制造外包”模式已经出现,即EMS(电子制造服务)和ODM(自主设计制造)模式,前者是指外包企业负责品牌商产品的制造、原料采购、部分设计以及物流等环节,后者则是指外包企业除了EMS以外,还负责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等一系列服务,这是这个商业模式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像我国台湾的很多电子制造企业其实过去几年就已经在向这个方向转变,比如我们熟知的鸿海(富士康),它的主要模式就是EMS,截止去年鸿海的营业收入更是高达近1100亿美元!因此相比于我国目前较为分散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这种商业模式上的突破无异于一场伟大的变革,尤其是伴随着我国4G等项目的推进,将会使得国内“电子制造外包”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谁能走得早、走得好,谁就可能成为大陆版的“鸿海”!——这不就恰恰是我们之前在分析新兴行业的时候提出的“大行业、小公司”的特征吗?!所以对于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一样有着这样的巨变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把两市现有的电子制造类上市公司找出来,按照我们刚刚说的这套方法和标准,去看看谁正在尝试进行着这样的商业模式的变革,相信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