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操
陈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628
  • 关注人气:1,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市场出现的三大投资机会

(2013-08-27 17:59:27)
标签:

股票

分类: 陈操

  虽然周二两市以小幅上涨收盘,但盘中的变化却远比收盘的涨幅来得激烈,尤其是昨天创下新高的创业板指数,更是出现了大幅的震荡。不过正如中午我在《交易日》现场直播节目中所说,创新高之后的震荡再正常不过,这一点从古至今、从内到外(海外市场)早都验证过了,我想要格外强调的却是,伴随着创业板指数的创新高,实际会更加刺激中小盘股行情的深化,所以新高不是终点,而是要让投资者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市场对于中小盘股的投资逻辑——这实际也是我们昨天文章中重点强调的一个观点。

  4月以来,我就一直强调“不要简单地把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的行情看成是一个短线炒作,它们有着更为深刻的市场背景和含义”,而这个所谓的“市场背景”就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周期性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一方面,从实践来看,相比于经济周期给周期性大行业带来的明显破坏力,反倒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凭借着数量优势和企业规模优势,往往通过一个产业升级、甚至是一个新技术的突破,就能实现企业基本面的蜕变,因此当宏观经济处于探底、复苏阶段的时候,股市中的中小盘股往往是最先反应的;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尤其是中央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打破了原有的整个经济格局,我在很多场合下都说了这么一个观点: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如果还指望着那些依靠着国家公权力、通过垄断实现暴利的大行业的话,那这个梦想根本实现不了,要想实现,必须得靠科技和创新的力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生产力的创新,而对于吃惯了“皇粮”的大企业来说,除了生产力之外,更有体制的创新!而从眼前来说,投资者能够指望的、能够看得见的,就只有是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创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会如此追捧中小盘股的根本原因了!我想这些观点可能在当时不一定会得到投资者认可,但伴随着市场行情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它!

  当然这个时候我再来谈这些,不会为了炫耀,而是想强调我们昨天说的一个观点:新高不是终点,而是要让投资者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市场对于中小盘股的投资逻辑。在我看来,接下来市场的机会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三个:

  一、新兴行业的深度挖掘。至于为什么要关注新兴行业的原因我想已经不用多说了,我只是想强调,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行业,都会经历“从新到旧”、“从小到大”这样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制造财富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我曾经提出过一个选择新兴行业中小盘股的思路:“大行业、小公司”的原因了,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新兴行业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又和百姓生活相关的新兴行业就是我们应该关注。举个例子,按照这个标准,之前我曾一直建议投资者关注以网络安全、智慧城市、大数据等行业个股,而实际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已经将包含着“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核高基项目列为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从中不难看出,所谓的“核高基”完全涵盖了我们之前所关注的几个行业,因此我认为,未来市场对于涉及“核高基”概念的行业将会有着更大的关注度。

  二、传统行业中的中小盘股。正如我们前面所谈到了,科技、创新是市场关注中小盘股的最重要主线,而科技、创新不仅是体现在新兴行业当中,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也一样。我之前强调过从风险角度来说,传统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更小,所以它们当中,谁能够率先实现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升级、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就一样能够实现企业的突破,而二级市场也会重新认识它们的价值,看看最近苏宁云商的表现就可见一斑。因此对于实体经济领域来说,需要有着这样伟大创造力的企业家们,而对于股市来说,则需要我们有着发现这样伟大企业家的眼光。

  三、创业板指数创新高带来的联动效应。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中小板和主板当中的中小盘股来说,随着创业板创新高,这两个板块中,行业属性、甚至是公司基本面和创业板个股有着相似之处的个股,就会逐渐被市场所关注,中小盘股的炒作面将会变得更大;第二,对于权重股来说,历来和中小盘股之间存在着比价关系,现在随着中小盘股的持续活跃,它们之间的比价关系已经越拉越大,虽然这不至于让权重股能涨多高,但至少封杀了它们大幅下跌的空间,因此对于权重股来说,阶段性的超跌反弹行情同样会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