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年报炒作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2013-01-11 17:26:29)
标签:

股票

分类: 陈操
  周五的一根中阴创下了本轮反弹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如果单从形态上看,这是一根断头阴线,从个股上看,市场出现普跌,似乎这些都意味着短线头部的形成。但正如在前两天文章中所说,在经历了近一个多月以来的大幅上涨之后,市场本身就有了调整的需求,但相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好转,这种短线技术上的调整,并不会改变中期趋势的形成,从稍微长一点的时间来看,将改变指数上升通道的速率,同时,快速的杀跌,尤其是在经历了大幅反弹之后的快速下跌,一方面可以修正早已钝化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对消化前期累计的获利盘也大有裨益,所以因为周五的下跌而过份恐慌并不足取。
  当然周五的下跌除了技术上的使然,还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12月的宏观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二是市场再遇疯狂减持。首先,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CPI涨幅创下7个月以来新高,达到2.5%,而2012全年的CPI也涨到了2.6%,农产品价格的再度上涨不仅使得12月的CPI涨幅超出了市场预期,而且也使得未来通胀预期开始升温。而相对于超预期增长的CPI来说,PPI虽然同比下降1.9%,跌幅收窄,但却低于市场的预期,这可能会让某些人担心实体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对于这两个敏感指标我个人看法是,今年我国CPI回升将没有多大疑问,但是不是就要重提严控通胀,甚至再次担心调控政策转向,我认为这就有些过头了。因为引发12月份CPI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底恶劣气候造成了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扬,带有一定的季节性,同时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适当的通货膨胀,本来也有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更何况我国有足够的财政政策空间来平抑因通胀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调控政策不会出现多么大的调整。
  相比于宏观数据,真正应该引起市场注意的倒是目前出现的疯狂减持,正如我们之前曾经说过的,伴随着市场的好转,以前被掩盖住的市场矛盾会再次激化,大小非的疯狂减持就是其中之一。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代表的减持喧嚣尘上,而且以创业板为例,1月的解禁额更是创下全年之最,加上去年12月创纪录的解禁额度,未来的这种减持预期会越来越强烈。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严重挫伤市场刚刚恢复的信心,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在管理层重新梳理新股发行制度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大小非解禁,拿出一揽子政策,因为,发行——上市——减持套现,这本来就是一揽子的事,所以千万不要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甚至头疼却医到屁股上去了。之前有市场人士建议过,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和发行价进行绑定,这实际能够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既规范新股发行中的三高问题,又可以使得今后的减持更加透明化(谁能减持,谁不能减持,一目了然),同时我还坚持我之前一个看法,就是必须尽快明确大小非减持的税收问题,“如果在他们身上没用上所谓的资本利得税,那么在A股市场中就永远不要跟中小股民谈开征这个税种的问题了”!
  讲到这里,当前市场中有一个现象我要提醒大家,(这也是我在9月底,给深圳市福田区国税局讲课的时候谈到的一个市场问题),因为从眼前来说,这个现象或许是个机会,但从中线而言,却绝对是投资者要警惕的!——近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个股的年报预期行情,而实际游资围绕着中小盘新股、次新股也的的确确大炒了一把。之所以它们会选择中小盘股新股和次新股上,除了之前我们说的,盘小,需要炒作的资金不用太大,而且也没有太多的历史负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可能自身也有强烈的送股、炒高意愿。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源自于我国对大小非减持缴征所得税制度上的一个漏洞。举个例子说吧,某股东持有100万股原始股,1块钱成本,10块钱减持,那么中间的征税额是(10-1)×100万=900万,但如果过了锁定期之后,公司10送10,价格同样除权到5块钱,该股东进行减持的话,按照现行规定,该股东的征税额是(5-1)×100万=400万!也就是说只要过了锁定期,10送10增加的100万股就不在征税范围当中,也就这么一变,实际原始股东少交了500万的税!现在明白为什么我说上市公司可能自身也有强烈的送股、炒高意愿了吧?!所以眼前的机会是什么?就是看看哪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过了锁定期,而其又有减持意愿,这意味着这种公司年报高送转的可能极其大,短线可以借机炒一炒,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一个个股经历了这种炒作,大股东再一减持,估计几年可以不用再看这样的股票了,这就是我说的中线要警惕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