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操视点:蓝筹股“投资价值”PK“价值投资”

(2012-06-14 17:10:14)
标签:

股票

分类: 陈操

  周四两市并没有承接周三的反弹走势,反而在下午更是出现了两波小幅跳水,最终指数以全日最低点收报,个股更是涨少跌多。之所以当前大盘走势低迷,根本原因就是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因素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对外,欧债危机蔓延,既延缓国内经济复苏,更让国内本已不足的市场信心备受考验;对内,一系列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复苏的拐点依然遥遥无期,而A股市场的无休止圈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使得“大盘反复震荡筑底的走势既漫长,更加痛苦”,从目前来看,这个过程还将继续延续。而让投资者痛苦不已的不仅仅是市场眼下的低迷,还有一系列市场变化更让投资者没了方向,比如近期以来,无论是中国证监会,还是上交所,纷纷力挺蓝筹股,但大多数蓝筹就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样,比如以工行、招行为代表的银行股已经创下了年内的新低,而曾经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即便复权了,更是在6月8日,创下了历史新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背离?

  我想根本原因其实就两个,一是当前的蓝筹,实际也一样面临着未来估值调整的压力,举个例子,比如说银行股,之前我说过,当经济周期来临之后,最后为经济衰退买单的一定是银行。因为经济不好,借钱的人就少,银行的利润来源自然就少了,即便借了钱,银行还得承担可能还不了钱的风险,呆账烂账自然也会多,所以银行的利润到底会减速到什么地步没人知道,在这个情况下,过分强调银行的市盈率有多低,自然也就没多少人认可了。所以我们看到,像招行、工行实际都已经创下年内新低,甚至自6月1日交通银行破净之后,已经有4只银行股破净了!

  第二个原因,蓝筹股面临市值陷阱。由于我国大多数超级蓝筹股,不仅在国内有A股,在境外还有H股、存托凭证等等,仍以银行股为例,09年时,全世界银行股市值前十名排名中,过半来自于金融体系相对封闭、但凡收费涨价都必称和国外银行接轨的中国上市银行,工行更是长期霸占市值头把交椅!价格不高、盈利能力不强,但市值却极其庞大变成了很多蓝筹股的特性,这个时候你要工行怎么涨?再涨,一个工行的市值可以抵上若干家花旗、汇丰了,如果有人说这是因为工行质地足够好,所以抵上它们几家也正常的话,那么我就想问一句了,既然我们自己已经比它们都好,那么干嘛还要以“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国外一流企业价值”为名来搞个什么国际板呢?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吗?!说白了,过度的圈钱,不仅把自己挖个坑给埋进去了(以中石油为例,即便复权回去,6月8日也已经创下历史新低),更让投资者为这种近似疯狂的圈钱而付出沉重代价——还以曾经被誉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为例,有人算过,48块买的投资者,按过去这几年的平均收益水平,投资者要160年回本!有人说要这么久,别急,还有,07年12月28日上市的太平洋,同样以这5年收益水平计算,第一天买的人,要回本得4100年!

  现在对于蓝筹股,很多人总会以净资产高来证明它们有价值,但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些高净资产让某些蓝筹股变成了鸡肋。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的高净资产是靠企业自身不断努力经营,积累而成,那这个高净资产含金量十足,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蓝筹股的高净资产是靠高价IPO、再融资圈来了的,这些高净资产是什么?是企业的“负债”,净资产越高,也就意味着你的每股收益应该越高,你的净资产收益率应该越高,如果这些低了,用高净资产来修饰所谓的“投资价值”,那就跟“皇帝的新装”故事没两样了,至少我是这么看的!所以不要把“价值投资”轻易的等同于“投资蓝筹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