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日记20111006

标签:
参选朝阳区人大代表杂谈 |
分类: 行 |
2011年10月6日 参选日记
1
早上7点多,电话。一位80岁老人,听力好,声音年轻,反应敏捷。他自我介绍一番,可知是社区有威望的人。他看了资料,说:“你表现挺不错的。咱们这种制度,个人这样子做法不容易。这种做法值得赞赏。”和他相约登门拜访。
没时间跑步了。
2
欧陆经典一位想做参选志愿者、着红装的姑娘,在我们坐着的对面球场上打球,看着哭泣的母亲,不敢上前跟我打招呼,眼看着我和夫妇俩好不容易谈完,又走了。真抱歉,这位姑娘在球场上还给对面坐着的我发了短信,我都没有看。
3
欧陆经典一位先生来电:“怎么可以投你的票?”我给他解释选举步骤,选民登记、张榜、提名侯选人、投票,他一听就明白,概括了一遍。最动人的话是说:“我们一起往前走。”
回家路上,接到第一个投诉电话,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社区医院;二是机顶盒。
志愿者继续在欧陆经典(楼号排到24)余下的楼内宣传。
4
5
早上约着要去拜访的老人家因为家里来客,改日再去。转而出门向北了。先去一家店放下些资料;继续向北拜访某户。户主是位关心时事爱读书写字的商人。从商人角度,他提出如果当选人大代表应当提议解决什么问题。他说自己有小孩子,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要有能表达自己诉求的代表。谈话时间很长。他愿意在楼内宣传。谈话间,志愿者来电话说手中的材料发完了。我要赶紧送过去。该户主一听就要开车送我。一再说不要,跑过去就行。他执意送。路途不长,我很不落忍。“哎,这有什么啊。”这是他的心意。
三个小伙子站在大街上等我,意气风发。他们拿上材料就进院上楼了。“你们没水喝,没地儿上厕所怎么办啊?”“有水。”
6
十一没回家看爸妈。前两天打电话,让妈上微博,看看我在做什么,我的行踪。她果真开始上微博了,和我议论一番。她觉得特别好,对年轻人是个锻炼和成长。80岁的妈,不老的心。
8
晚上7点多。一位光大明筑的女士来电话说,她和老伴都支持我。觉得自荐参选太好了。对以往官方指定的侯选人没兴趣,本来不打算参加。这次,因为我要去登记。她还问,孩子有单位,可以投你的票吗?我告诉他如果在居住地登记就可以投。她打算带一家人来支持我。还有一位姓柳的先生来电话表示支持,说咱们一个姓,你是哪里的柳啊?喜欢这么亲切的说话。
9
过一会儿,又一位女士来电,“你挺捧的。以前都是习惯听命于人,瞎划勾。本来没登记。现在看到你的材料要去登记。但是光电话里说说还不行,希望能见到你。”她还说了一句出奇不意的话,让我一时语塞。放下电话立刻去她家。
走错了楼,看到电梯旁有宣传页感觉挺奇异。
她家一楼也放了张宣传页。可惜都只有一面。她先生从楼上下来接我。一开电梯,一位美丽的女性热情地等在门口,高挑、挺拔,穿红线裙、黑丝袜、高跟鞋,有妆容。比我大十岁,这么在意容貌穿着,是对生活和自己有要求的人。他们对我参选表示支持,想方设法要介绍给自己小区认识的人。相谈允,最大的共同点是注意健康和营养。她家油烟机干干的,没一丝油。我们都认为,自己活好,健康,再力所能及地影响亲人朋友就很好。他们说,从此咱们是朋友了哈,你有什么事我们能帮的就帮。这位大姐把我送出来,已经晚上10点多了。
10
绕了个远道,走到四环。街边空场上还有跳舞的人群。前几天看到很多人在跳。现在大约十个人。走近想看时,她们要散了,收摊呢。15号要参加演出,所以练习到这么晚。看我站在一边,好心的女士说,咱们再跳一遍吧,人家住得挺远的,想看。于是,重新安上音箱跳了起来。一位指导老师,在前面提示要注意什么。跳罢,她们要我提意见。肯定了之后,也挑了几个毛病,比划了几下。三说两说的,即兴跳了一段儿。哇,大家一下热闹起来了,“做我们的老师吧!”特别诚恳。跳了段小时候的组合。大家特高兴。大家互相介绍。原来,她们是安慧东里和育慧西里的。于是,我拿出来自荐参选宣传页。借着路灯,有人开始念,一发现我是子尤妈妈,就激动地告诉大家,子尤是谁,子尤妈妈怎么回事儿。那位负责人非常懂参选,跟大家说投票时怎么另选他人,她们一齐表示支持我,就得选老百姓,不能选当官的。还要让家人一起支持。给我出主意,去哪儿作宣传。
到家时,11点多,QQ上志愿者留言:“到家了没有?好牵挂!”很温暖。
接着,知道今天佛山一位自荐参选人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