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北大和阿忆对谈

(2010-10-25 00:14:34)
标签:

北大

阿忆

八十年代

杂谈

分类: 80年代人与事

   21日(星期四)晚7点,在北大二教527教室和阿忆做关于八十年代的对谈。

   去得早,独自在校园里徜徉。每一条小径,都有深深的记忆,我们的轮椅都走过。进了校医院后院,漆黑,走到前院,一片施工景象。听人说,搬走了。

   走啊走,感伤。不敢深想。

   6点半,见到阿忆。他比我小几岁,是北大83级中文系的,后转法律系。共同回顾了八十年代一些个人经历和记忆,我也用了一些时间讲与书有关的话题。然后是对话,答问以北大学生为主,也有来自其他大学和社会上各种职业者。

   学生提的问题,我基本上回答不上来,或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在微博上,见一位在场者评论说:学生们的问题都太宏大叙事,听得他心疼。阿忆也在现场以他新闻传媒专业的资格教导学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该怎么问,让人家好回答,同时又获得的内容最多。

   这是一次有趣的观察。这样宏大叙事的提问方式是怎么养成的呢?

   2004年,住在中日友好医院化疗时,隔壁是生孩子的孕妇,孕妇的丈夫是阿忆;4月10日,我们给子尤过14岁生日时,阿忆的女儿诞生,而那一天也是阿忆本人的生日。这是缘分。此后,没再见,读过他写的《隔壁的子尤》。这一次感到了阿忆的实在,能量,机智,刻苦。

在北大和阿忆对谈              大概在答问
在北大和阿忆对谈              怎么笑成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签名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