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病人交谈

(2010-10-15 21:26:01)
标签:

肿瘤医院

癌症

患者

家属

杂谈

分类: 医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的主任是一位漂亮能干的心理医生。她思想开放,接受了不少“非主流”观念。原先设想今年作为志愿者每个月参与一次康复科的工作,和病人及家属交谈。可是我们都太忙,没把这事做起来。13号下午去参加患者教育,我的讲题是:《生病的日子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做好病人和病人家属》。

     这是一个特别具体实际的问题,类似的题目去年也讲过一次,但是再一次准备,感到在理论和思辨上有了深化,心想如果它能成为某个专业医学生的研究论文题就好了。因为,从来都只有医生这一个主体。患者和家属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其实不然,患者和家属也是主体,不能简单地把身体交给医生。其中有很多环节,很多学问。具体讲了什么在此略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后回答提问环节:

     问题1:我就不想跟人说,谁也没告诉。连亲戚都不说。说了觉得丢脸。

     问题2:不想见人怎么办啊?就是不想出门。

     问题3:人活一天就应该过好一天,这道理我懂,可是就是做不到。严重的抑郁症,吃药吃得挺难受的。

     问题4:吃素好吗?怎么吃?

     问题5:免疫力低下,需要补充营养,可是一补,血糖就升高,这怎么办?

    ......

    

    力所能及地回答。一再声明我不是医生,说的是我怎么想,怎么做的,要自己研究病、身体、生命的奥秘,千万别盲从。每一个康复者都有自己的一条路。

    有两位特别积极的女士。

     一位,27岁,乳癌,去年听我讲过一次瑜伽,当时她在化疗,现在已经上班了。她说:“您说家属和病人之间的联系太对了。那会儿,我妈就坐在旁边哭。我这心里啊,‘妈,您不哭了吗?’”一旁的母亲又红了眼圈。能感到,这对母女一起分担分享着生病中的种种,一同成长。

     另一位,青海人。她说,早就看子尤的博客,还有丹阳爱乳坊(乳癌患者叶丹阳)的博客,看了一两年,没想到自己也得癌了。她的声音昂扬,“去年,参加丹阳她们聚会,我跟她说:‘真对不起,看你的博客,结果我终于也得了’”。这话说的,我们都笑了。现在她回去上班了,发现每个人看她的眼神都不对。她就指着自己的脸跟人说:“怎么,我的脸上刺着癌字吗?”。人家去家里看她,她反倒把人家开导一番。

     和病人在一起特别亲切。这是我的一个世界。

     和病人交谈
     2010年10月13日下午在肿瘤医院外科楼大厅 (张叶宁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一本书
后一篇:爸妈来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