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会

(2010-07-09 22:43:27)
标签:

聚会

杂谈

分类:

     83、84、85、86级社科院工经所女研究生只有六人,其中F和农经所D同屋,所以我们习惯一起聚。持续了近十年的聚会,只有2004年人齐了。那一次,我从儿子的病房出来。通常只有五人,因为一位客居海外;一位身居要职,且不断进步,不便打扰。上月得知海外人士要回国探亲,在北京中转,大家在网上交通数十封邮件定下今日聚会。

    我的同屋P当年22岁,身高1米75左右,从辽大考来,如今女儿已上大学,身高与她相仿。而在我眼中,P一点都没老,还愈发漂亮;D最年长,老三届,从兵团回来的,当年选择嫁给年轻十岁的同学,实为佳话。她早年参与农发组,后在体改所,是体改所中少数从前朝至今的“老人儿”她刚去复旦大学参加完女儿的毕业典礼;年纪最轻的W常常游走巴黎,中英法文轮番用,内退在家,以接送陪伴十岁女儿为主要职责,还是快人快语,高声说笑,今天就一惊一乍地,吓了我们好几大跳;L的硕士、博士都在工经所读的,博士导师是原所长、后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马洪。毕业后,L先在体改委,后在体改所。其夫乃知名人士,属富人行列,她则处处节省,勤劳肯干,现在倾心心灵读物,热衷和儿子同学的妈妈聚会;F曾是北大高材生,考进社科院,既腼腆,又幽默,是男生喜爱对象,如今是两个长发飘飘的女儿妈,在美国顶门立户。

    几个人的性格和生活轨迹很不相同,相同的是都离开了工经所,对经济学没兴趣,“功名心”都不强,走的是靠边儿的路,保存了天性和有趣儿。我们彼此从读书时看起,一路下来,见证了恋爱、结婚、离婚、再婚、子生、子长、子病、子亡......。时间过得真快啊!往事历历在目,而我们的故事还长着呢,继续看着,继续聚着。

同学会              
同学会              入乡随素
 同学会               交流瑜伽

同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锁链
后一篇:破纪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