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茶市会不会比去年好一些?
(2017-03-03 22:59:27)
标签:
茶市马连道生意冷清预测 |
分类: 随便说说 |
文/黄大
春节前曾去过两趟马连道,在茶缘里闲逛时发现,那种忙着包装茶礼的茶店没多少家,大都店里除主人外,几乎没有客人喝茶。想起头些年,节前通常不大喜欢去马连道,因为从路口开始就堵车寸步难行,每家店里都在忙着包装茶礼,而且满是来喝茶买茶的客人,想进去蹭茶几乎没地方坐。
这两年怎么忽然就变成了这样呢?各种原因吧,行业里的人更有切身感受。从我个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不动与购买力下降,一方面家里存茶喝不完,买了也没地方放,另一方面兜里的闲散银两没有头几年富余了,于是分到买茶的份额变少了。
最近一段时间喝茶,先后有几位茶友曾说起家里的存茶越来越多,柜子上箱子里满满的,今后即使不买,存的也够喝上若干年了,更何况再继续买已经没地方放了。我家里的茶也是,各种袋袋罐罐盒盒。
前两天有朋友问我一些关于红茶绿茶保质期的问题,因为他家里有一些别人送的茶叶,他担心过了保质期不能喝了,我说绿茶尽快喝掉吧,如果拆开了没喝了最好冷藏。他说一下子喝不完啊,家里有很多存货,我说那最好转送他人吧,帮你消化下,否则放时间长了也逐渐变得不好喝了。朋友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嗜茶懂茶的人,只是平时随便喝喝而已。
这大概可以代表一些并不怎么喝茶者,家里的大致存茶状况,所以难以想象,那些比较喜欢喝茶的人,存茶已经到了一种什么量级。从这个层面来说,去库存不仅仅是茶商面临的问题,喝茶的人也要适时清理下家里的库存了,可是,大家手里那些不想留存的茶,在哪里可以处理掉呢?是否有途径能够把它们变现呢?似乎目前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平台或者手段。
除了个人手里茶叶的库存外,这段时间还发现个问题,就是其实很多人刚喝茶的时候并不了解茶,同时也不想花很多精力去了解茶,或者说对于喝茶了解茶,他们只是一种随大流的跟风状态,并不想把自己搞成一个专家。通常遇到这样的茶友,譬如公司同事,我就送给他们一些茶样说你先喝着,几乎很少给他们灌输知识性的东西,其实讲了也没多大作用。
但是很多茶店或者茶商,往往遇到类似情况要讲好多关于产品的内容,有的像强迫症一样的想要灌输给买茶者,恨不能讲尽自己所知让对方了解,或者试图通过自己的一番游说,让买家立刻认可产品马上掏钱。
可是茶属于一种比较依靠自我感觉,来进行判断的饮品,所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及自我味觉感受影响到的喜好和判断,并非通常一些技术性指标的产品,可以通过游说达成结果。他觉得不好喝觉得贵,你就是说破天也不会购买。尤其现如今人们对于茶的了解越来越多,之前讲故事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奏效。
与此同时,其实很多人虽然不怎么喝茶,但他凭感觉依然可以喝出来茶好不好,像我的一同事,有天我在公司泡一款很不错的凤凰单丛高山鸭屎,邻座同事无意间闻到了茶香,说有什么花的香气,然后我给她和另一个同事都倒了些让他们喝,他们评价的语言很朴实,却也都道出了这个茶好喝的一些层面,像有个同事说这个比我之前喝的那个拉嗓子的茶好多了。
加上其他类似的例子,让我觉得做茶和卖茶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把茶搞得太复杂太繁琐了。其实只有让大家觉得茶没那么玄奥,他们才会放下包袱去喝它,才能不断消耗去掉库存。
不知道今年的茶叶市场如何,刚刚出台不久的国家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在我的理解,茶业今后要做精品要做特色要做品牌,所以在17年尚不明朗的茶市情况下,那种泛泛茶产品和售卖的茶商估计日子会比16年还不好过。
据说芳村过了正月十五开市后,茶商的返店率将影响到马连道的经营状况,如果芳村的未返回率超过一成半以上,马连道可能就得有百分之二十的店关门。十五刚过没多久一切尚未可知,新茶还没大量上市,那就先泡一壶去年的边喝边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