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初生的雪墙,该如何描画

标签:
童心相契教育笔记童小谣 |
分类: 读书充电 |
http://img3.laibafile.cn/p/m/206372505.jpg
文\黄大
小谣老师给我发微信时,我正在医院的产房外等候,我们聊着这本书和这篇序言,我说最近要写的东西很多,我可以把你的放在前面,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没等我动笔,儿子先出生了。
儿子小崔我知道是小谣老师的幸福、开心和骄傲,也正是因为她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所以小谣才更懂得父母的心,和对孩子的爱,因此能够站在父母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的问题。
“教育笔记”是小谣博客“雪的墙”上我最喜欢看的栏目,经常边看边回想当年我做老师时,遇到的这些情况和问题是如何处理解决的,比较之下就觉得自己当初的方式方法,实在是汗颜,本以为是好意的初心,或许已经伤害到了一个孩子的心灵,结果事与愿违。同时也为小谣的学生庆幸,为小谣的教育方式点赞。
小谣在教育笔记中,提到过几次学生偷拿同学东西的事情,她没有简单粗暴的处理,而是用做“游戏”的方式轻松圆满解决,既找到了东西,又让孩子认识了错误,同时更没有伤到自尊心。如果当年我遇到这样的事儿,十有八九的会大动干戈,翻出这个孩子和偷的东西,然后各种批评教育、找家长,甚至会让学校对他处分。我们以为这样做了,这个孩子从此以后就会改过自新,就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同时,我们的教育模式通常也觉得这样才是对的,回想下自己的周围,可能类似往事历历在目,而且不只是对待小孩子。可是,所谓偷东西的坏孩子,最后真的被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教育成了好孩子了吗?
坏孩子与好孩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种划分标准,有的学校甚至把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分在了不同的两个班级。但是小谣老师却认为,好与坏的这样界定,对孩子就是一种不公平。在小谣眼里,他们都是好孩子,都是纯真少年,只是他们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她来这样或那样的引导,因为她的一句话、一个褒奖或者否定,都会从小影响他们的未来。
想起小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耍,看到桌上一把精美铜尺子很喜欢,就偷偷揣进兜里带回了家,第二天同学找到我,说,我家有把尺子找不到了,我妈说是不是昨天你们谁拿着玩,不小心随手给扔在哪了?我当时脸就红了,不好意思的说我拿着玩揣起来给忘了,然后从兜里掏出尺子给了同学。如果当初同学的母亲找到学校,说昨天谁谁到过家里玩,结果铜尺子丢了,可想而知老师将会如何处理,毕竟她不是小谣,或者说,同学的母亲颇有些像如今的小谣,于当年的我、于小谣如今的学生,是何等的幸运和幸福啊。
幸福与激动的时刻,莫过于第一眼见到护士从产房抱出刚刚出生的儿子。小谣打来电话祝福,说以前很少跟你聊孩子,是因为你还没有,也许不会理解父母的心情,现在应该能够懂了,因为你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说到孩子,小谣的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她的一个“孩子”,从当初的计划、孕育到如今终于出版,可想而知她此刻的开心与幸福,所以当你翻阅小谣这本新作的那一刻,就如同与她的心灵在对话沟通。
“心灵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小谣一直认为,首先要和孩子沟通,懂得他们的心理,做他们的妈妈、朋友,最后才是老师。按小谣的话来说,她的心中,班里的孩子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孩子身上找到快乐,让她更拥有了一种成就感。
注,本文为应小谣之约,为其新著《与童心相契》所作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