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第一次品红茶就上手》的初衷所在

(2015-06-27 19:45:01)
标签:

品红茶

上手

第一次

文化

传承

分类: 读书充电

文/黄大

 

 

六大茶里,没有哪类如红茶般,从诞生、传承、兴盛到衰落再到升温,如此的脉络清晰、跌宕起伏,对世界影响之广泛且巨大,而同时国人却知之甚少,以至于当年鲜有人去喝它,要不是前几年一款高端茶的意外走红,恐怕国人开始喜欢红茶,还要推后三五年。

 

这两年各产区的红茶,大都在北京都能可以找到了,而且每次茶博会都有新的红茶产品参展、招商代理。可是再往前推个五六年,滇红、闽红还比较容易买到,其它的工夫红茶就难寻了,像宁红、川红、黔红、英红、宜红。几年前我曾经到马连道两个大茶城去找宜红,几乎遍寻不到,有的店铺导购说有啊,给我拿出来的却是宜兴红茶。

 

说起宜兴红茶,我曾先后遇到三位喝茶的朋友,将其称为宜红,要说这几个朋友喝茶的资历可深厚多了,他们开始喝茶时我对茶的认识还停留在茉莉花茶的层面上。其中一位朋友店里的书架上摆了很多本茶书,当我纠正说宜兴红茶不是宜红的时候,她还很不相信,我说书架上有好多茶书,你可以找一本自己查。

 

类似这种基本常识性的问题,我遇到还很多,如果当时我刚好有空闲,一般会耐心的给予纠正和讲解。在去年北京马连道斗茶大赛上,也遇到有红茶爱好者,咨询专家或者大众评委,在我看来是很基础性的问题,譬如见到金灿灿的红茶,就认为是金骏眉,而有很大一部分人一直喝着山寨甚至是假的金骏眉、正山小种,却不明真相,甚至搞不清到底什么是金骏眉、正山小种,还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喝的是哪类茶。所以说那些问题基础并不是表明我有多懂,而是感慨于我们关于红茶的科普,做的太少太不够了。

 

或许有些茶友或者业内的茶人会不太认同,他们觉得有很多相关的茶书出版,以及一些杂志、网络平台、微信都在宣传推广。但实际的状况是,茶书中系统、分类、系列的科普性的还真不算多,六大茶里最多、最系统的以普洱为先,红茶类的书并不多,国内的大都在写各种工夫红茶,港台的则偏重于介绍西式红茶。

 

而网上的各种茶普及的公号,大部分都在讲茶树的年头、产区海拔,或者茶的保健功效,甚至喝茶的各种逼格,有关红茶的知识也都是片段性的,而且上述的内容好多还是互相抄来抄去。所以这种状况下,出现红茶爱好者甚至老茶友对红茶不了解,也不足为奇了。

 

因此,当国内红茶市场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红茶,那么旅游教育出版社的这套入门级丛书中的《第一次品红茶就上手》,可以说适逢其时。当然光读此书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按图索骥的去实践;或者已经有了一段喝红茶的经历,再回头来读这本书,那就更相得益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