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建陵(一)---架在黄土沟壑间

(2012-08-23 15:27:31)
标签:

生活记录

随笔/感悟

情感

分类: 走访唐陵

                               唐建陵(一)---架在黄土沟壑间 

 http://s4/middle/4fefa908x7a63ff7f5e03&690

 

   但凡当你历经千辛万苦,在峰回路转之中突然出现你所要找寻的目标,且它以你难以想象的姿态,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你会由衷的从内心嘣出一个字:值!

 

   昨天,当我们在礼泉县建陵镇的前前后后转来转去,寻老问少,进入一车宽的乡间道路,绕着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自然地貌弯来绕去,下沟上塬,转过一弯的塬顶突然出现我们要找寻的目标---建陵石碑,同时被眼前那条深沟大壑的神道所震撼,被沟壑两岸遥遥相望坚守千年的那一尊尊石像所感动时,这种发自内心的由衷感觉尤为突出! 

 

  唐十八陵的探访,至夏初三原徐木乡之后搁置了。太热怕晒,每次一说出门家里两位先生都要去山清水秀的秦岭山里,不愿跟我到光秃秃的北山暴晒。我一个人顶着大太阳在荒郊野外少有人迹的古陵园里出没,不怕吓着我自己倒怕吓着别人,所以作罢。这个周末,两位男士主动提出想去北五县的旬邑玩,一查看路途远了些,得两天时间,我赶紧鼓动他们去礼泉看建陵,并以我开车他们可以继续在车上睡觉为诱饵早早把他们从床上轰了起来。刚9点多,我们已经坐在礼泉袁家民俗村街头吃正宗的辣子加锅盔和卤水点豆花。

 

   跟豆花店家的帅小子问好了去建陵的路线,麻烦的是礼泉县还有个建陵镇(也有个昭陵乡),而建陵陵园又不在建陵镇附近,来来回回问了好多人才找到。不过,中间的乐趣自有我们自己才可体会。

 

   出袁家村向南上关中环线,西行几公里遇到问好线路的特征---蓝色路牌下斜岔路口,只是路牌上标示的是“南坊”而并非“建陵”,拿不定,再往前走,边走边问,被一老人指向一村道,在村庄里拐来拐去,还好不多远就上了从礼泉县城往建陵的南北大路。回来时沿路标拐上向东的斜路,出口正好是“南坊”路牌下的这条斜岔路,特意记住,留用。

 

   在这条大道上没走多远就看见了路边指向建陵的路牌,这下子放心了,过了南阳,感觉已经走好远,还在两边是苹果园的乡间穿行,没见着有陵山的影子,我眯瞪了。猛然醒来,先生把车子停在一村边,岔路口处一醒目的标牌指示着去唐昭陵的路线。问他怎么跑这里来了?说是一路北上,看见了建陵乡,以为陵园会在北边的山上,就一直开到这里感觉不对劲才停了下来。

 

   下车向路边下棋的两老人打问,那位白发穿旧军装的老人很有意思,先考问我们建陵是唐朝哪位皇帝的陵园,幸亏最近老跑唐陵还有点了解,否则就把人丢大了:跑来看建陵不知道建陵埋着谁?老者先不给我们说路,倒是滔滔道起昭陵和建陵主子的故事,使我们对礼泉皇陵之乡的人们刮目相看。待我们走时他撵来爬在车门告戒:到建陵乡再问要找老人问,记住成事找老人,败事找小人!对他抱拳相谢觉得不够,走好远了还伸手车窗外招手再见。

 

   倒回向南往建陵镇走,努力在车上瞭望周边的地势,想着有突兀山峰的地方就有可能是皇陵,到了镇上,还没有看见建陵的影子。停车问路,围上来好几个人,他们都奇怪:你们不是就在建陵吗怎么还找建陵?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我们都快到建陵跟前了,差点又被当地乡党指回建陵镇,也许他们觉得找建陵的人就是找建陵镇,谁会到那荒郊野外的建陵墓园干什么?等他们终于明白我们要去建陵陵园,西瓜摊的小伙说你们要去的是马栏村,再往回走,在南阳前路边有一养猪场,对面向东的一条乡间路,就可以到建陵。

 

  这回特小心看路,就这一不留神闪过了猪场,掉过头的一瞬间,路边垂柳茂密枝条遮掩的缝隙中,露出了建陵的路牌,上面还有明显的陵园标示。嗨---!费了这么大的劲,全怪我们自己疏忽走过了头,就说怎么着建陵也应该有个明显的标志才成嘛!

 

http://s6/middle/4fefa908xc7ddf56a5645&690                                 藏在树枝后边的这个标示牌稍不注意就错过了

   向东的这条乡间水泥路跑起来相当有感觉,最主要礼泉是苹果之乡,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果园,乡间路也就穿行在果园里,就是找不见所要寻找的目标,在这绿色乡野走走,也是件特惬意的事。平路没跑几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出现在眼前,一车宽的小路就势在塬堎边沟壑底来回穿绕,你得不停地鸣号,怕转弯时对面来车无法躲让,挂满苹果的树枝伸向本来就狭窄的路面,车子一碰嘣嘣作响,车子没事心疼碰伤了苹果。翻过一沟再一沟,弯来绕去翻上一塬顶,猛然就见一黑色石碑耸立在塬顶路边,无任何遮挡,十分醒目,从车窗就可见上书“唐建陵”字样。路,从这一处转了一个大弯,拐向北边的山根。

 

   好一番找寻,突然在这左沟壑右沟壑的塬梁上,看见建陵的文保碑,觉着有些突兀,绕着碑石转了一圈,除了沟壑还是沟壑,正北方的山峰远远地隐在有些阴沉的灰色天边,应是陵山,文保碑远远立在这里,是陵园南界无疑。果然,碑石东侧路边一农家院落收拾得整整洁洁,坐门口做针线活的大嫂告诉我们,陵园就在北边山上。

 

   农家院落后边是建陵文管所和西门检查站,文管所的门铁将军把守着,无人问询直接开了进去,刚避开检查站的遮挡,视线从果园中间的空挡向东,远处沟壑对岸高高树立着的一柱华表隐约闯入视线,赶紧喊停车,仨人从果园中间的麦茬地跑向沟边。脚下站立的位置,是建陵神道西侧最南端,与对岸东侧南端的华表遥遥相望,而这一处的花表没有了影踪。看对岸,华表、翼马、石翁等石刻雕像,从南向北在果园里一字间隔排开几里地,延伸至北边山脚下,向西转过一个弯,回到西岸,同样一字排开等距离间隔拉伸到我们脚下,形成一个倒“U”字状,和后边的陵山连起来看,犹如一个仰面朝天叉腿而躺的巨人。两腿中间的神道,下陷形成上百米宽的沟壑,两侧沟坡被千年流水冲击撕裂出道道伤痕,整个势态看起来非常宏大壮观!

 

   我们看呆了---唐建陵怎的就这样架在黄土塬深沟大壑之间呢?!!

 

   唐十八陵近段时间走访了一半,看资料说建陵是十八陵中石刻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却不知它是如此壮观的模样实是叫人惊叹:它的神道最初就这样建在黄土沟壑的两岸,还是像其它陵园一样神道原本宽大平整,在上千年风雨浸蚀中水土流失成今天的样子?要是后种情况,怎么正好就把这隔沟相望的两排石雕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形成如此壮观之势?实属神奇!

 

   疑惑间见脚下田堎根卧倒一匹石马,择小路下至下阶梯田,平坦处被洛阳铲均匀铲挖成洞,是考古还是盗墓?忽听崖下传来说话声,在这空旷的山野,有声不见人,不免有些害怕,我大声喊:下边有人吗?回答声传了上来:有啊,你们是干什么的?。顺小路下至半坡,探身一看,平整的沟壑斜坡在这一处凹进去了一个大坑,五六个男子赤膊挥汗拿着洛阳铲在勘探,听说我们从西安过来的,几个人七嘴八舌一直推举一位身着铁红短袖衫的老者,说他是文管所的,想知道啥可问他。

 

   别的暂且不表,我指着眼前深沟大壑的神道问老者,这是它原本的模样还是后期自然灾害造成?他说这沟壑中间原本是90公分深的马道,一千多年来水土流失,两边的雨水顺势冲击流向中间马道,逐渐形成这样的深沟大壑。幸好东西两边的石雕队列距离比其它陵园要大,石马石人们完好站立在沟壑两岸保留下来,隔沟相望相守上千年风雨岁月,给后人享受眼前这独特的视觉大餐。

 

   哦,毕竟是皇家陵园,一定有神灵的护佑!

 

http://s7/middle/4fefa908xc7e7aef4e946&690                                     渭北黄土沟壑塬

http://s5/middle/4fefa908xc7e7b45cae14&690                                找建陵我们翻了两座这样的沟壑

http://s15/middle/4fefa908xc7e7cf4fb79e&690                                     目标出现在黄土塬顶


http://s2/middle/4fefa908xc7e82699f111&690

                                     神道东侧南端的华表


http://s7/middle/4fefa908xc7e7e64f1456&690                     西侧华表的位置塌陷成这样, 正在勘探,找寻埋掉的华表

http://s3/middle/4fefa908xc7e7feab25e2&690                           如此神奇的神道在唐十八陵中仅此一个

http://s15/middle/4fefa908x7a6401e258de&690

                             东西两沟岸边的翼马,特漂亮,细看身上的花型还不同


http://s3/middle/4fefa908x7a6404b86ca2&690

                                  东侧翼马的发型,多漂亮


http://s6/middle/4fefa908x7a6402bad405&690                            仙鹤,上是西侧,下为东侧,遥相呼应

http://s13/middle/4fefa908xc7e822a391dc&690                             石马,上西下东,它们都有新职责:果园看守员

http://s8/middle/4fefa908x7a6405371ef7&690                       东侧的文官,毫发无损,所以给他特殊优待:专人摄像头

http://s10/middle/4fefa908xc7e83fefda19&690                             西侧武将成为农家院落一员,可惜掉了脑袋

http://s16/middle/4fefa908x7a6405f405ff&690

                站巨人的肚脐处看那下陷成V字型的神道,两侧塬边的石人石马被果园遮掩住了

 

 

 

                                                                 2012年8月12日.礼泉唐建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