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2008-01-18 08:43:12)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育儿

杂谈

家庭和谐

中国心理素质网

少年黄埔

伯乐家长

家庭教育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27/10/8/1153f4b29f8.jpg
              自我控制

   人的感觉也仅仅就是感觉,感觉本身并不会导致行动,正如生气本身不是打孩子的理由一样(打孩子的父母往往认为打孩子对孩子有利,或者认为自己有权利这么做)。行动是人主动的选择,人的行动是人在评价了自己的感觉后,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进行选择的的结果。自我控制正是个体根据已有的感觉从可能的行为中做出选择的能力。
   所以我们说,父母最好不要介入孩子们的行动,要不然的话,孩子理解的就是一种虚假的感觉-行动、行动-后果关系,他们的自控能力也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能力,如上面一章中那个只会冲着父亲发出嘘声的女孩子,她的这种能力如果用来对待外人,只会引起反感,不会给她带来自行车等她想要的东西的。所以对于孩子的行动,除非父母不介入肯定就会超成很大的伤害(如严重受伤等),最好让孩子自己去体验那自然的结果吧。自然的结果这个老师比什么都有效。
   六到八岁的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需要控制。正是在这时孩子逐渐认识到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发怒时的行动,而不是怒气本身让他们怎么样怎么样。
    家长在发展孩子的自控能力上可以做些什么呢?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问一些问题。家长可以温和地问孩子“那时你的感觉怎么样?你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后果?”,让孩子接受、理解自己的经验。对于大孩子,我们可以鼓励他们预测自己在不同情况下的感觉、行为与后果,发现这中间的关系。
    那么家长应在什么时间帮助孩子这么做呢?也就是说什么时间合适呢?
    首先要在孩子能够理解未来与过去的区别时。特别小的孩子只能描述发生过的事,不能预想在将来碰到什么事时会怎么办。家长判断孩子是否理解未来的一个标准就是问他是否知道今天星期几、明天星期几,是否能够知道三天后星期几。当孩子能够答对这些问题时,就表明他们具有了初步的预测未来的能力了。
    其次,当孩子正陷入某种情绪时,家长不要在这时试图去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别说对孩子,就是对成人,当他们正在气头上时,如果有人问他们“你感觉如何?你想怎么办?你预测到后果没有”等等,只会让他们更生气。所以在事情发生之后,在孩子平静下来但还没有忘掉这次体验时,这是父母参与的好时机。
    当孩子掌握了一系列行动技能并能在这些行动中熟练地选择合适的行为时,他们就能够把自我放在自己的感觉和行动之间了,也就是说他们具有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任何感觉都是合理的,但是每个人在处理自己的感觉时都是主动的,有选择余地的,同时这些选择也会产生相应的后果的。当孩子理解了这一切时,他们就会下阶段做好了准备,下一阶段就是发展自律能力。

家长交流QQ:584599699

家长学习网站:www.rth365.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