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男孩的责任心?

(2008-01-05 08:45:02)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中国心理素质网

少年黄埔

伯乐家长

家庭教育

育儿

                如何培养男孩的责任心?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20/23/6/116592d4bdd.jpg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那是在1920年,当时13美元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男孩没有办法,只好去向父亲承认错误,请求父亲的帮助。然而,父亲却说斩钉截铁地说,男孩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男孩非常为难。

  “我可以借给你。”父亲拿出13美元,“但一年之后你必须还我。”

  于是,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在字典中,“担当”作为动词出现,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我们没有使用名词“责任”,意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责任不需要整天挂在嘴边,这是一种意识,我们希望男孩明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必须承担后果。

  男孩从小学会“担当”,长大了自然就会有责任心。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里根的父亲学习,通过一些平凡的小事培养孩子的“担当”品质,让孩子意识到“担当”的重要性。都都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都都发小脾气,把图画书扔在地上。妈妈就故意自己不捡,也不要别人捡。——如果都都当时不肯捡也没关系,就让书放在地上好了。

  很快都都就平静下来,把刚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缠着妈妈讲故事,妈妈说:“你不是把书扔了吗?妈妈不能给你讲了。”都都这时才开始着急,赶紧自己把书捡起来。以后的日子,他知道了扔书的结果是听不成故事,还得自己再捡,就不再随便扔了。

  “担当”应该作为一种品质植根男孩的心灵。人们喜欢说“勇于承担(担当)”,其实,“担当” 如果与勇气挂钩,就被忽略了其作为品质的根本。因为在一些特殊的关头,只有品质才会跨越思考的界限,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中科院心理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及家庭教育>>课题组最新推出<<伯乐家长>>和<<少年黄埔>>网络课程,课程还添加了考前心理辅导训练,不分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对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有帮助,家长交流咨询QQ:584599699 电话咨询:13552421898

家长学习网站:www.rth365.com

                《伯乐家长》网络课程简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