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高考文科状元、湖北省高考文科榜眼陈浩宇

标签:
文科状元陈浩宇杂谈 |
分类: 社会空间 |
读每本书都要写心得
——访宜昌市高考文科状元
宜都市一中学生陈浩宇
发表时间:2010-6-26
9:17:31 来源:三峡日报 记者:王恒
状元档案:
http://www.hhxue.com/gaokao/UploadFiles_5114/201006/20100625201135542.jpg
姓名:陈浩宇(宜都市王家畈乡人)
高考总分:620分
毕业学校:宜都市一中
各科成绩:语文:131分 数学:140分 外语:145分 文科综合:204分
“我们从不给他报什么补习班,一切顺其自然。就连今天成绩出来,说他是宜昌市文科状元,我们也没给他准备什么奖励,口头表扬一下吧。”陈浩宇的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情非常平稳,她说只想让孩子处于最自然的状态。
今年全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由宜都市一中的陈浩宇摘得,同时,他还是湖北省高考文科榜眼。文科一直视为男生的软肋,陈浩宇这个文文静静的男生,打破了这样的传统,文科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班上稳居第一。
未名湖畔的读书梦
陈浩宇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除了教科书和辅导书籍,他把自己所有的压岁钱和零花钱都花在了买书上。有些新书,在书店里一时还买不到,陈浩宇就在网上买。网上还有关于这本书的品读,这样能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交流读书心得,成为他放飞思路,学习交流的最好途径。
陈浩宇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去北大求学,在未名湖畔,和一些爱读书之人,捧读经典,是他梦想的事情。今年年初,他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更是坚定了他要考北大的信念。回来后,他的心久久不能平复,他在博客里写道:“我到北大的时候,1000多名高中生来到北大参加自主招生,朝气蓬勃。我绕未名湖游览的时候,看到这么多青年才俊,很受触动;面试的时候,同组的同学谈吐文雅、见解独到,让我印象深刻。在回来的火车上,我想到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再不敢轻视古书里一个简单的句子。车从北方驶向南方,我想这次北上之行的确大开眼界,不在于北大或者北京,而在于这些同龄人。”
所读每本书都写心得
在采访中,记者感到这位白净瘦弱的男生,虽然读的是文科,却是条理很清晰、很理性的人。陈浩宇酷爱读书,而且读的书很“杂”, 中国小说、外国小说、人文类……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涉猎。每本书读完后,他还会写读书心得。如果说这一年间,他读了几十本书,他会按照个人喜好评级,年末的时候,在脑海里梳理一遍,形成文字,推荐给其他同学。比如说2009年,他认为所读的书中,“最好”的有格非《人面桃花》、毕飞宇《推拿》、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颜歌《关河》、路内《追随她的旅程》、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卡尔维诺《通向蜘蛛巢的小径》、闫红《误读红楼》、敬文东《失败的偶像》。“略显薄弱”的有格非《戒指花》《不过是垃圾》、鲁迅《故事新编》、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苏童《河岸》、蒋梦麟《西潮》等。
作文并未发挥所长
陈浩宇不偏科,每门课很均衡,总分一直是文科班第一,尤其是他的文笔,一直为老师津津乐道。由于博览群书,他写的文章都非常有思想,老师经常把它当做班上的范文,供班上同学交流研讨。
今年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现场,北大的老师问陈浩宇,“中国的软实力指什么,如何增强中国的软实力?”面对这么宽泛的问题,陈浩宇侃侃而谈,从文化科技说起,谈到教育,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最后得出结论,无异于做了一篇口头作文,令北大的老师印象十分深刻。结果他成功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但是,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陈浩宇觉得颇有遗憾,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发挥好。“幻想的作文不是很好写,我是个保守的人,写得太有个性怕阅卷老师不喜欢,所以基本上就是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地写,不出彩,但也没办法多扣分,想想也挺遗憾的。”
陈浩宇的父母都是老师,他很感谢爸爸妈妈给他学习的宽松环境,周末休息在家的时候,他还可以上上网,听听音乐来放松自己,爸爸还会挥舞着羽毛球拍,陪儿子一起出身汗。“让儿子自然成长,以后的路还长。”爸爸总是冷静地关注着儿子的第一步成长。
身披“宜昌市文科状元”的光环,即将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陈浩宇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我要选择摸索的姿态,而不是靠岸的姿态。”
(记者 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