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一次语文小测

标签:
语文小测 |
分类: 阳光分享 |
初二第一次语文小测
命题人:付老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文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是()(1分)
A.峰峦(luán)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1、3处的汉字,正确的是()(1分)
A.障
3.在文中横线2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
A.叹为观止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步入其中,使人们可以感知到“光在雾里穿,雾在山中绕”的柔顺婉约。
B.步入其中,使人们可以感受到“光在雾里穿,雾在山中绕”柔顺婉约的美好。
C.步入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光在雾里穿,雾在山中绕”的柔顺婉约。
D.使人们步入其中,可以感受到“光在雾里穿,雾在山中绕”的婉约。
5. 下列诗句或对联与所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双手剪出龙飞凤,一贴更见日月明。
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
不效艾芙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黑白纵横风光无限,生死决荡境界不凡。
A. 年画
B. 剪纸
C. 年画
D. 剪纸
6. 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 小云拿自己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 老师您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鄙见,我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
C. 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将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 大家对此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就由我来发表一个自己的高论。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1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2皆秾李3,行歌尽落梅4。金吾不禁5夜,玉漏莫相催。
【注】1星桥,星津桥。2游伎:歌女、舞女。3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4落梅:曲调名。5金吾不禁: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戒备防务。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总写节日欢快气氛。“火树银花”形容树茂花艳,“铁锁开”指正月十五铁锁打开,任人通行。
B.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游人如织,皓月当空,游伎们身着艳装,边走边唱。
C.整首诗描写了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尾联叙写了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
D.统观全诗词采华艳,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8.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少谨愿好学,有乡曲名。徙澶州1。河坏孙陈埽2及浮梁,州人大恐,或延观趋北原以避水患。观曰:“太守独去,如州民何。”乃躬率卒众增筑之,堤完,水亦退。寻徙郓州。旧法,京东通安邑盐,而濒海之地禁私煮3。观上言:“利之所在,百姓趋之,虽日杀于市,恐不能止,请弛禁以便民。”岁免黥4配者不可胜计。
观性至孝。居业5尝过洛,嘉其山川风物,曰:“吾得老于此足矣。”观于是买田宅、营林榭,以适其意。早起奉药、膳,然后出视事,未尝一日废也。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仁宗飞白书“清”字赐观,以赏其节。
(节选自《宋史·张观传》)
【注释】1澶州:地名,后文“郓州、北原”也是地名。2埽sào:用秫秸修成的堤坝。3私煮:私自煮盐。4黥qíng:古代在人犯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5居业:张观之父。
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延( )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躬率卒众增筑之,堤完,水亦退。
(2)居业尝过洛,嘉其山川风物,曰:“吾得老于此足矣。”
11.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表现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的句子是:___,___。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__,__。
(3)《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对小石潭整体感受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羊皮扇鼓(节选)
崔子美
1在陕北寒雪匝地的季节,我挤在涌动的人群中,热热地观看旷野上羊皮扇鼓方阵精彩的表演,心底因之而强烈地嘭嘭作响。
2开阔的山脚下,列立了百十号男女,他们身穿白羊皮褂大红裤子,在群山为背景的大地上等待声音的召唤。有了,是唢呐声,像是从天上忽然落下来的,又仿佛是从地下陡然冒出来的,游丝般苍凉悠婉地响了起来,恍若无影的手指弹在人们的心尖上。
3鼓手们一惊一动,犹如春天里出圈的羔羊,哗的一下冲散而出。在浑亮的鼓乐声中摆首起舞,扭身踏浪。他们挥动百十面扇形羊皮手鼓,嘭嘭敲打,跳起来、缠起来、绕起来、腾踏起来、歌吟起来。忽而似嫩柳在春风间交错,忽而如茂密草地里一群蹦跳的蚂蚱,忽而像身醉心不醉的武士……天色由此一暗,羊皮扇鼓的群体舞蹈灿亮如焰。
4鼓声如雨,一重再重。左手鼓,右手槌,昂首向天,脚下旋转,轻轻地轻轻地敲出一片细语,那是对天的问候,那是对无所不能的上苍的敬畏;再看,鼓手们弯腰行地,状如收割,慢节奏打出一片浑厚之响,应该是他们对大地的感激,是对生长五谷的原野赤诚的祈愿。又一番鼓声激烈,鼓手们踢腿扬臂,阴柔中见刚硬,摇首蹈足,宛转中现强悍。面对面,手挽手,打得狂放,打得自由,打得似雨似风,春潮阵阵,歌颂人的伟大,鞭策着心灵的无边。那訇然而起的呐喊声,泼洒着一种胆气,犹是敢在虎口拔牙,亦能在权贵面前挺胸,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充满拥抱生活的坚定,洋溢着处逆境而不懦弱的奋争。
5羊皮扇鼓是一种藏刚于柔、纳火于水的舞蹈,它不仅跳动出了粗犷古朴的美,而且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深沉和负重、容忍和期盼,它实实在在渲染了陕北人生存在高梁大峁之间,直面困苦的豁达脾性。无论是巫师手中曾经挥舞过的羊皮扇鼓,还是人员众多的群舞,都能压人心魂。
……
6扇鼓来自哪里?应该是在古老遥远的文明之初,羊皮扇鼓就诞生在了游牧民族的手中,驱赶豺狼,传递平安,消解寂寞,也许还曾发展成一种庆祝六畜兴旺的舞蹈。由于扇鼓的饱满浑亮之声,演化为战场上助阵的武鼓,系上铁环,铮铮作响,杀气腾腾。多民族血液融合的陕北,在艰难生存的困苦中,承传了扇鼓,敲敲打打,变为消灾祛病的巫器,哭哭唱唱,一辈又一辈地延续下来。
7但是,当二十世纪末的艺术家把它改编成壮美的现代广场舞蹈时,它便更突显了向命运之神挑战以及鼓舞生存的品质。我看过安塞腰鼓洒脱刚猛气壮山河的阵容,我看过洛川蹩鼓的欢腾火热的场面,我也看过威风锣鼓的浩荡和大气。然而,羊皮扇鼓一经打起来,就不能不使人心生悲壮之美。它美在阐释陕北人不畏天命的高贵、不服命运的安排、不惧苦难的风度。可以说,羊皮扇鼓打的是一种解剖人生和慰藉心灵的哲学,告诉你生命不易,应该多些忍耐、多些沉着、多些坚持、多些准备、多些信心。
8陕北的羊皮扇鼓呵,一节一节,直打到人的心里去。
1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鉴赏第3段画线的句子.(4分)
14. 文章第4段中,作者从羊皮扇鼓的群舞表演中感受到哪些精神内涵?(4分)
15. 文章第5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4分)
16. 文章结尾说羊皮扇鼓“一节一节,直打到人的心里去”。生活中,能“打到人心里去”的“羊皮扇鼓”还有很多。结合你的阅读或生活经历,你联想到什么?请写出其特点以及对你的心灵的打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
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
1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2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3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相当于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19大类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4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6万人,而且在过去4年,33家大中型银行减员超过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的柜台操作员。
5金融业另一个需要较强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域是股票证券交易。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供的信息是,在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其实,股票交易最能体现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过去交易市场的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到今天交易市场的缩小,电子交易快捷安静运行,都依赖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6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现在,支付宝有超过4.5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7无现金社会能节纳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位、银位、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8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时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9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 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jiabi坑人的事情发生。
11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j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支付和流通遭受很大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金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支付和流通。例如,在灾害发生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人为灾害如战争),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即便这样的事情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运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点明说明内容。
B.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C.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让电子金融的支付和流通遭受很大损失,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
D.本文运用逻辑顺序,说明无现金社会能否成为现实。
18.第10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
材料一
央视在周末开播的《朗读者》别具一格,24小时内,豆瓣评分已达9.4。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的译作在图书网站登上热搜,首播次日一早,杭州图书馆门前的“朗读亭”已有读者排起长队。不少观众在社交媒体上自发推广,称其“如一缕清风,拂过我们希望亲近文化的心”。
近来“刷过屏”的综艺节目不止《朗读者》。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诗词热尚且滚烫,年初时台网两端同播的《见字如面》至今还在朋友圈引发讨论。若要为这些节目寻找相通之处,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用“慢”来定位,“满荧屏都是明星玩游戏的氛围里,这些节目都是慢下来、静下来,读信、背诗、朗读,用稀缺而有价值的内容来做电视。”当“慢综艺”节目不再是单纯消费明星的快餐食品,而是努力用感人的故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世界文学养分以满足观众时,观者的收获是传承文化和伦理价值,也是打开眼界与心胸。而这些恰能帮助我们构建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以免在物质丰盈的时代出现精神贫血。何妨“慢”下来,文化可以浸润心灵。
材料二
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到眼下正热的《朗读者》,“文化自信”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回顾过去一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少不了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向内“传下去”与向外“走出去”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对于文化自信的关键词是传承和发展。“文化自信就是对自我文化的信念”。他建议,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程,这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守都非常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重在活化,活在当今艺术的创造中,活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材料三
近来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影视剧“走红”的案例还有不少。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受到热捧,近来又掀起一股历史正剧热,《于成龙》等都广受好评,说明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群众基础,关键还是在于表现形式上,能否“与时俱进”。传播技术的迭代和流行文化的强势普及,一方面,令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另一方面,其实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意表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载体。
许多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文人志士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白先勇做了大胆的创新,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让一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著带有符合今日审美的时尚色彩,用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美力求获得青年人的喜爱。当这部作品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出时,受到了热烈追捧。自那以后,北大学生自发组成了昆曲社,自觉传承与发扬昆曲文化。这样一个从“被打动”再到“去打动别人”的过程,其中有不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
根据传统文化改编的戏曲作品、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综艺节目的大热其实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和发展,但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仍有待全社会尤其是文艺创作者的努力。
19.根据三则材料,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这些“慢综艺”节目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契合观众的情感需求。
B.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坚守是相当重要的。
C.传播技术更新和流行文化的普及,完全遏制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D.白先勇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使得昆曲文化得到了发扬。
20.谈谈你对画线句“文化自信就是对自我文化的信念”的理解。(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1.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3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23.通过《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关雎》,请你结合《经典常谈》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分析《关雎》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4分)
链接材料:(4分)
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钟嵘《诗品序》
五.写作(50分)
24.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材料二: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贺敬之《回延安》)
材料三: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二第一次小测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4. BDAC
5.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或对联的理解与常识的积累。
根据1“双手剪出龙飞凤,一贴更见日月明”中的“剪”,可知是“剪纸”艺术;
根据2“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中的“声”、“围设青绫”,可知是“口技”艺术;
根据3“不效艾芙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中的“艾符”、“蒲酒”,可知是“端午节”的习俗;
根据4“黑白纵横风光无限,生死决荡境界不凡”中“黑白”,可知写的是“围棋”;
故选B。
6.【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B.“鄙见”,指自己的见解,此处用于对方,不得体;
C.“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句中用于别人,不得体;
D.“高论”,指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此处指自己的言论,不得体;
故选A。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7. A
故选A。
8. “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月光明亮,进而突出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
【解析】
(二)(9分)
8.(3分)(1)邀请(1分)(2)随即、不久(1分)(3)像、好像(1分)
9.(4分)(1)于是就亲自率领兵众加固河堤,河堤修成后,大水也退了。(2分)(2)父亲张居业曾路过洛地,赞美那里的山川风物,说:“我能在此养老就知足了。”(2分)
10.(3分,每点1分)1从张观年少时以好学闻名乡里,可见他是个好学有才的人。
2从张观在面临洪涝灾害时绝不逃离现场,而是身先士卒,一起抗洪救灾,可见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人。3从张观为父亲置办合意的养老之所,侍奉父亲喝药、吃饭,从不停止,可见他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4从仁宗赐“清”字给张观,来赞赏他的节操,可见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任意答到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张观,字思正,是绛州绛县人。年少时诚实好学,闻名乡里。他调任澶州。黄河水冲坏了孙陈的堤坝和桥,州人极为慌恐,有人请求张观奔赴北原来躲避水害。张观说:“太守独自逃离,州民该怎么办。”于是就亲自率领兵众加固河堤,河堤修成后,大水也退了。不久,(他又)调到郓州。按照旧制,京师东面流通安邑盐,可沿海的地方禁止私自煮盐。张观上奏说:“利益所在的地方,百姓就会往那里追逐,即使每天在集市上杀人示众,恐怕也不能禁止,请放松禁令来方便百姓。”(之后)每年因此被免除黥刑发配的人不计其数。
张观本性极其孝顺。父亲张居业曾路过洛地,赞美那里的山川风物,说:“我能在此养老就知足了。”张观于是置办田宅,营造园林亭榭,来达成他父亲的心愿。(张观)早上起来侍奉父亲喝药、吃饭,然后再出去办公事,未曾有一天停止。(张观)志趣崇尚恬淡、旷达,坚持廉洁,少贪欲,平生写字一定写楷书,没有一个行书或草书,就像他的为人。仁宗用飞白体写一个“清”字赐给张观,来赞赏他的节操。
(三)默写(6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13.
运用排比、比喻、拟物修辞手法,将鼓手们挥动手鼓的状态比作在春风中交错的嫩柳、蹦跳的蚂蚱、身醉心不醉的武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陕北人民激情演绎羊皮扇鼓现代群体性的舞蹈画面,突出表现其动作感强,气势磅礴的特点。
14. 对天地的敬畏、感谢。对生长五谷的旷野热诚的祈愿。对人的力量和心灵的颂扬,渺视显贵与富贵荣华,对生活的坚定,在逆境中的奋争。
15. 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羊皮鼓舞的藏刚于柔、纳火于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舞蹈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16. 在我看来,中国的书法,正如“羊皮扇鼓”,行笔的一提一顿,纸上的一点一画,或攲或正,或曲或直,都表现着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在人的内心留下深深的印记,给人带来无量的艺术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和联系现实的看法。本题开放式作答,关键在于“打到人心里去”。
根据“羊皮扇鼓“的特点,可选择艺术或者民间艺术类的题材,如山歌、书法等,写出特点和打动心灵的地方即可。示例如下:
山歌,广泛流传于我国南北各地,多在户外演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山野户外农夫村妇,高原山区、水乡渔民,草原上的放牧者、脚户们(即赶着牲口为他人运货的脚夫),在劳动生活中抒发情感。他们所见所想,信口拈来,纵情歌唱,自娱自乐,不尚修饰。歌词优美自然,通俗易懂又意境深刻,即兴性很强。这种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口头文学,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生活魅力。
(二)(66分)
17. B
18. 举例子。列举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的事例,具体说明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
19. C
依据材料三第一段“传播技术的迭代和流行文化的强势普及,一方面,令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另一方面,其实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意表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载体”可知,传播技术的更新和流行文化的普及令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意表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载体;可知选项的“完全遏制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
故选C。
21.B
22. 诗经
23..《关雎》兼用比和兴,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鸟的行为来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第二章以水中左右飘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关雎》比兴手法的运用是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