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也能成方圆
——读《别逗了,时间不是金钱》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由谢胜瑜老师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别逗了,时间不是金钱》一书。书里的文章题目新颖,选材多样,作者善于打破传统观念,见解独到,读起来饶有趣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无规矩,才能成方圆》这篇文章。
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这篇文章却否定了这个常规的定论。我按耐住好奇心,还特意去百度搜索了一下,想看看有没有“无规矩,才能成方圆”一类的文章,结果意料之中清一色都是说我们得守规矩,不守规矩会怎样……回过头来再阅读那篇文章,看看它能不能说服我,结果发现它说的还真有道理。文章所说的“不守规矩”是指我们在工作(尤其是科学研究)中、学习(写作)上不应该拘泥于教条、刻板的规矩中,而应该走创新之路,彰显自己的个性,闯出一条新路。
相信大家对小学学过的《比萨斜塔实验》这篇课文应该还留有印象吧。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多德曾说过两个物体同时从高空掉落,重的物体落地更快。1800多年人们对这个的言论深信不疑。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这个理论的矛盾并提出新的观点:两个物体同时从高空中掉落,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同时掉落。伽利略还公开做了这个实验,验证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亚里多德的观点。后来伽利略的观点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敢于创新,不惧威严,才使他成为了著名的物理学家。
在《无规矩,才能成方圆》这篇文章中有提到“作文”这个话题:书摊上卖的作文书大多分素材大全、考场作文、写法指导等。这些书固然是好书,可以在考场上帮助学生取得高分,但这也使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侓,规规矩矩,丝毫没有创意。就算自己学会了如何写作,却也只敢依葫芦画瓢,一旦“葫芦”没有了,也就无从下手。
在zh老师的“阳光地带”网站里,我有幸上传过几篇文章。以前我的文笔不好,写作时常常套用“写作公式”,写出来的文章也呆板、无趣,连自己都不愿意读下去。但慢慢地我的脑子好像开窍了,在写作时我会突发奇想,打破传统的观念,博采众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变得新奇有趣,最主要是有我自己的元素!这也让我明白:只要你敢于打破常规,彰显个性,哪怕你只做到那么一点点,那也是进步!
老子说“物极必反”,许多人劳碌一生,最终却毫无成就,因为过多的规矩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那么就让我们冲破枷锁,创新进取,打破规矩,成就“方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