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2021-12-02 21:20:11)
标签:

名著导读

西游记

精读跳读

分类: 阳光分享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内容浏览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射阳山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写作背景

吴承恩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他好奇文,阅读了大量的野史稗[bài]官,受到民间文学的积极影响;又喜欢读唐人传奇,从中吸取营养。这对《西游记》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基础。做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吴承恩才动笔创作。他呕心沥血,经历数年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瑰宝”的《西游记》。

 

 

主要内容

西游记一共100回,是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的故事。故事情节可分为三部分,从第一回到第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从第八回到第12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从第13回到第100回,小说故事的主题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主要人物

孙悟空——无所畏惧,除恶务尽,重情重义,机智过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爱憎分明,忠贞不贰,疾恶如仇,正直无私,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唐僧——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猪八戒——忠勇善良,知错能改,淳朴憨厚,吃苦耐劳,但有时也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恋女色,爱占小便宜,爱耍小聪明,爱搬弄是非。

沙僧——取经意志坚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偶尔犯错,但知错能改。

 

 

 

 

 

 

篇目例析

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意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潘桃会没宴请他时,进行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戏弄赤脚大仙,喝玉液琼浆,吃百味八珍,嚼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

三打白骨精——悟空去化斋,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xián]三尺,于是妖精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被悟空识破,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上;妖精二变为寻找丢失的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妖精三变为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儿,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后因八戒挑拨,悟空被唐僧一纸贬书遣钱回花果山。

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但却因仇隙[xì]被铁扇公主扇到小须弥山。再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只逼得借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天兵天将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才得以灭火。

 

主题思想

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艺术特色

1.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渲染了小说的神话色彩;2.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3.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加了故事情趣。

专题探究: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构成了一系列惊险而曲折的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要求

1、讲故事的时候别再看书,但可以看自己准备的提纲。2、注意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某些生动的细节,吸引听众的注意。

探究示例:

                         车迟国斗法

  车迟国来了三个道人,号称“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能呼风唤雨,帮助车迟国解脱旱灾困扰。国王大喜,尊他们为国师,让众生僧服道家苦役,僧人大多被虐而死。

   唐僧师徒西行到达车迟国,见五百僧人被道士暴力驱使。行者化为道教徒,打探情况后劝慰种僧众僧人,说圣僧唐僧将取经路过此处,唐僧大徒弟行者法力无边,能教众僧出苦海。唐僧师徒到来,众人把四人拥入智渊寺。

晚上,道土群集三清殿做法事。行者夜里约八戒、沙僧到三清殿偷吃贡品。三人把三清像推倒,自化为三清像,高坐大吃。一小道到报知国师,国师引众进殿,向三青拜求金丹圣水。行者先不应允,后撒尿于器皿中交给国师,国师发现受骗,怒打三人,三人离去。

第二天,唐僧趋朝换文西行,国师不许,要追究昨夜之事。行者正和国师争执间,忽众百姓来求国师祈雨,国王就命唐僧和国师赌赛祈雨。在行者的护持下,唐僧祈雨即来,而国师不能却不服。行者又以让龙王现身使国王信服。国师又要和唐僧比高台坐禅,以失败收场。国师又要与唐僧隔板猜物,又被行者捉弄而失败。虎力大仙赌利刀砍头,鹿力大仙赌开膛剖肚,羊力大仙赌滚油窝洗澡,但一一被行者所破,三国师都死于非命,现出真身,原来是虎、鹿和羊。国王见状,心悦诚服,换关文送唐僧师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请国王重尊佛教,国王允准。

师徒出城之日,众僧也群集道边为其送行。

专题二话说唐僧师徒四人

  唐僧师徒四人,你喜欢的是谁?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个人物。

  要求:

    1.概括介绍人物的身世。

    2.用几句话勾勒其性格特征。

    3.写出你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

探究示例:

                   我最喜欢的人物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乃石猴出世,在菩提祖师处学得本领,会72变。学成后曾大闹地府与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救下孙悟空。孙悟空便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孙悟空的性格: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贞不贰,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大战平顶山……降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

我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路神仙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三打白骨精)和对兄弟、师父及猴子猴孙的真情。

【专题三】 创作新故事

  从小说中找几个故事,分析一下其情节结构模式,包括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妖精有何来历,唐僧师徒如何解决等。然后大胆发挥想象,自己来创作一个取经路上的新故事。

  要求:

    1、虚构要合理,人物的表现(语言、动作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2、故事要生动有趣,注意设置悬念,还要有具体的细节。

探究示例:         

  唐山师徒四人到西天取得真经后,回到天庭,又收到一个任务:到人间去了解iPad,并带一个回来。

  接受任务后,唐僧使用0.257秒穿越到了人间的2021年。这时,他们正站在深圳最著名的华侨大街上。突然,一只黑色的“甲壳虫”向他们冲了过来。只见孙悟空“嗖”地一下,带着师父和沙僧闪到了一旁,八戒却吓得抱着头,缩着身子倒在了路边。大家刚庆幸逃过一劫,随之而来的却是三只甲壳虫悟空只能立刻将众人带上筋斗云。“怎么这么多甲壳虫啊?”惊魂未定的八戒问道。“还是铁做的呢。”唐僧补充道。孙悟空说:“我们还是先去找iPad吧,我们分头找。”大家都同意了。

   悟空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对讲机,说:“如果有危险,就用它联系我。”于是众人分开了。八戒拿着对讲机来到了一个大洞前面,可是他自己没有注意,摔进了那个大洞——停车场?八戒看见大洞里有那么多的“甲壳虫”,吓得魂飞魄散。他连接了悟空的对讲机,可他说话已经语无伦次了:“大师兄,没有……Pad……洞里,甲壳虫,好黑……这里没有光,甲壳虫不动……哇!我好怕,快来救我!”八戒没想到大洞里没有信号。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怪笑声,八戒吓得连连后退。没想到这一退,八戒却碰到了一个按钮。随着“叮咚”一声,一道光从一间小房子中射出来,原来是电梯,八戒吓得躲到了墙角。这时,从电梯里传来了一阵声音:“亲爱的顾客们,购买ipad,请上三楼102室。”八戒一听,马上进入电梯,用手按了一下“3”,几秒钟后,八戒走出了电梯,102室正好就在电梯口对面。八戒走进店铺,看见了看见了“iPad”。他在柜台前看了看,心想,“¥”是什么意思?是“$”又是什么呢?八戒又向四周看了看,心里又想:不管了,先拿了再说。这时,八戒手里的ipad上的条码,触发了警报,几名保安立刻跑了出来。

  八戒赶忙跑出大龙去和悟空等人汇合,然后立刻穿越回了天庭。

   回到天庭后,唐僧知道了八戒没付钱,就拿走了ipad,便狠狠的批评了八戒,还罚八戒立刻用他的私房钱付给店家。八戒无奈,只好将私房钱带到人间付给了店家。不过,他还留了一点,这回他可不再藏在耳朵里了,而是藏在鞋里面。

中考链接

1.(中考,安徽)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练习。

  “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望看。”

  上面的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__,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________

2.(中考.无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被赶到真君识破真相。

  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考,长沙)《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是如来佛祖收走的倒不少。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沙僧,金身罗汉

2.真君从未见过旗杆竖在庙宇后面。道理: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3.这一现象体现了人们与社会对犯错之人的包容与拯救之心,给予犯错之人一个改过自新,向善求美的机会,让整个故事少了一份血腥,多一些温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