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七年级上册语文小测卷
(2021-10-14 23:07:35)
标签: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
分类: 阳光分享 |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叫喊声、嬉闹声,应和 (hé)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宣闹了。
C.这位访华女星竞然莅(wèi)临我们店里,虽是短暂一瞬,却已引起一阵骚动。
D.他像一头暴怒的狮子,不断捶(chuí)打着自己这没有知觉的双腿。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然找到丢失已久的日记本,我喜出望外。
B.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C.班会上,班主任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D.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他取胜的关键在于他善于调动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D.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A.3421
5.下面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A.明日老友聚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
B.师恩难忘,学生惠赠给老师一张卡片。
C.这是您家母托我给她买的衣服,请您转交给她。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20分)
(一)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1),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1)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暮春时节,水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的情态。
B. 诗歌前两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节。
C. 全诗意境优美,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D. 末两句诗人巧妙地把春风拟人化,殷勤吹拂着折下来的杨柳,可谓深情款款。
7.本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1),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2)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3)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4)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5)若不见。
【注释】(1)已:止,罢。(2)已而:过后。(3)曷:何,怎么,为什么。(4)依:投靠。(5)恬:安然。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相委而去(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0. (1)【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2)【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3)谈谈你的收获: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水何澹澹,
(2)夕阳西下,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以“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三、现代化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2-15 小题。(共 13 分)
多姿的春风
最先知春的,是春风。一缕春风吹来,人们喜得奔走相告:春天来了。于是,人们用“像母亲的手”来比喻她,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描写她,用暖暖的、软绵绵的来界定她。真的,像这样的春风,人们是真心地喜爱她,想用手去抓她,却又抓不住;想用嘴去亲吻她,却又稍纵即逝;想大声地说“我爱你”,春风又显出听不懂的样子,在万物间吹来吹去。
在春风的吹拂下,冰化了,河开了,芽发了,花放了。当报春花把一抹抹、一簇簇的黄色涂鸦在春天的脸上、当玉兰张开红红的或白白的小嘴大声呼喊、当树的嫩芽探出毛茸茸脑袋的时候,樱花、桃花、杏花、梨花、木槿、紫叶李等花儿竞相开放,一片花的海洋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但春风不全是这个样子。
她还是生命的催生婆。春风暖得久了,笑得时间长了,当她笑容收敛时,夹着寒意大风就吹来了。这样的大风白天吹,晚上也吹。吹得怒放的花儿落英缤纷,像梳子一样在花间梳来梳去,当风一停,就露出一个襁褓中的果儿;吹得毛白杨的穗子散落一地,吹的香樟树、银杏树芽苞的“胎盘”纷纷落下,风一停,毛白杨、香樟树、银杏树的叶子就张开了小手。最喜人的,是把法桐树上一冬天没落地的毛果子摘下来,在地上摔碎,让法桐的种子随风飘落,寻找扎根、发芽的地方;把树上一冬天没掉落的枯叶吹走,新的生命又开始了新的轮回;把树上、花上、地上蒙了一冬的灰尘吹走,树、花、大地就借着这大风,拍拍身上的泥土,洗一洗脸上的灰尘,满身轻松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她还是调皮的小姑娘。伴随着春天的,肯定还有料峭的天气。可别恼,这是春天应该有的姿态。春天享受得久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就淡了。当人们迫不及待穿上春装或夏装,想用衣服的样式和颜色与春天的花儿争宠的时候,乍暖还寒的风儿就来了。这风不是很冷,也不是很暖。暖暖中透着丝丝凉意,穿得多了,就有点热;穿得少了,就有点寒。调皮的春风就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春的基础是冬,暖的前提是寒,当享受春暖的时候千万不要忘情,一定要想着暖是从寒中来的。在春风的调皮下,寒暖相伴,寒暖相依,春的历程就充实、踏实多了。
她还是雨的使者。春天是不能没有雨的。春雨贵如油。麦吃三月三场雨。春天的雨少不了春风。暖过、喜过之后,春风就与寒风商量着:花开了,芽发了,新的生命需要雨的洗礼。于是,天阴了,雨来了,像牛毛,像花针,毛细的春雨就下起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花更艳了,叶更绿了,生命更欢了。雨下着,风吹着,像春蚕吞噬桑叶,又像春与冬的哝哝细语,说不完的悄悄话,道不完的不了情,就这样一直沙沙地响着。春与冬就像一对恋人,在这雨天里拥抱着,嗫嚅着,用她们之间的深情细心呵护着花儿、草儿、树儿和人儿。
多姿的春风就这样在春天里吹着。感谢这多姿的春风。因她吹出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吹出了万紫千红的明亮世界,吹出了春华和秋实。我爱这多姿的春风。
12.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春风的“多姿”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樱花、桃花、杏花、梨花、木槿、紫叶李等花儿竞相开放,一片花的海洋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如何理解“春的基础是冬,暖的前提是寒,当享受春暖的时候千万不要忘情,一定要想着暖是从寒中来的。”这句话?(2分)
15.请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6.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的是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伞骑车回家的故事。
B.文中第自然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既写出“我”当时感受到的母女间的温暖,又表现出“我”对女儿的愧疚。
C.文中第自然段是采用倒叙的写法,交代了母女生活拮据的背景,解释了我心头颤栗的原因。
D.收入不高,得节约用钱,常常不能满足女儿一些小小的愿望,“我”心里很愧疚。
17.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
18.结合原文内容,品析文中的母女的人物形象。(4分)
“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要严肃思考如何把今天的智能革命赋予大众,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力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19.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 电影《摩根》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
B. 埃森哲咨询公司研究,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
C. 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D.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20.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到来时代,人类应该思考什么?(4分)
六、名著阅读(21-23题,10分)
21.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中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令人读来兴趣盎然。
C.《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回忆了在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把福橘塞在他嘴里的往事。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22.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填空。(2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23.请从下面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不得少于150字)(5分)
A《阿长与<山海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50分)
24.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体验。亲近自然是一种幸福,书山寻宝是一种幸福,陪伴家人是一种幸福,朋友互助是一种幸福,奉献青春是一种幸福……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幸福尽在其中。
请以《
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用;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1、D(A酝酿niàng
2、C(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3、C(A否定不当;B缺少宾语;最后补上“的意识”;D搭配不当)
4、B
5、D(A恭候是敬辞;B惠赠是敬辞;C家母是谦辞)
6、A(暮春改为初春)
7、春风、杨柳;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8、委:丢下,舍弃;挞:鞭打;若:好像
9、(1)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要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直接进了家门。(2分)
(2)王冕拿着书卷在长明灯的映照下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2分)
10.(3分)【甲】明白事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
【乙】勤奋好学
11.默写 略(6分)
12.温暖的吹得花儿怒放的春风;催生生命的春风;调皮的乍暖还寒的春风;作为雨的使者的春风。(结构不固定,意对即可)(4分,一点1分)
13. “花的海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竞相开放”用拟人修辞,把竞相开放的花儿比作花的海洋(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之繁多,热闹的景象(1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美丽(1分)。(修辞判定、表达效果、思想情感)
14.不忘初心,回顾来路,美好的事物经常是从苦中而来的。或者只有经历过困苦磨难,才能获得美好丰硕的成果。(不要求统一答案,能悟出生活的道理即可。)(2分)
15.结构上:点题(照应文题),总结全文
内容上:点明春风的作用(喜爱春风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赞美之情。(4分)
16.C (倒叙改为插叙)(3分)
17.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3分)
18.“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个关心女儿、疼爱女儿、关爱女儿、爱护女儿、细心体贴、周到细致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地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个体贴妈妈、孝顺妈妈、乖巧懂事、善解人意、聪明善良的女儿(4分)(意思对即可)
19.A(3分)
20.
21.D
22.
23.示例一:我读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断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长妈妈虽然粗俗、没有文化、封建迷信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关心孩子的需求,奇迹般的给小鲁迅买回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我也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他的长妈妈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示例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家的书房。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5分)
24.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