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高分低能(冯楷伦)

(2018-06-06 17:02:56)
标签:

高分低能

议论

分类: 阳光书屋
                                       也谈高分低能
    四川省的一位女高中生当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未能完整的做好一个实验。
    这名高中生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非常优异,可她的实践能力却使得她的“优异”大打折扣。
女高中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堪称完美,考试成绩令人羡慕,但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碰到具体工作就束手无策,用简单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高分低能”!
    “高分低能”的故事并不鲜见。“东方神童”魏永康一路跳学,在17岁时就已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可是三年后,这样一位“学霸”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和知识结构对于研究工作的不适应被劝退回家。
    魏永康像一个长不大的“巨婴”,虽有高分,却还是低能。
原来魏永康的母亲曾雪梅只注重他的学习,把家中一切的家务活都包下来了,包括洗衣、做饭、洗澡,甚至有时还喂饭给他吃。同时因为跳学,不善于与他人交往,遇到问题不能很好的向他人寻求帮助。魏永康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在这个社会上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总的来说,青少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学校教育。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100分,但是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没错,学校太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并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导致现在的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事实上,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二是家庭教育。现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中宝”,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以至于他们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缺少实践,在踏入社会时,自然会处处碰壁。甚至有些家长会跟上述的曾雪梅一样,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绩,竟然把孩子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都承担下来。
     三是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原因。现在很多青少年学生的主要毛病就是“懒”!他们懒得去实践,懒得去思考,只是“无脑”地接受老师讲的知识,成为一个“接受理论知识的机器”;只是理所地享受父母的关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那么,怎样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呢?
    首先,最重要的,学校应积极开展活动,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精神,引导学生不要做“接受理论知识的机器”,真正做到“格物致知”。其次,父母不要过度关爱孩子。过关度爱,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而应让孩子独立自主,让他们自己飞,自己面对挫折,必要时给予鼓励与指导。最后,我们不能过度依赖老师和父母,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习惯,清楚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要有眼光、勇气和毅力。
     荀子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而不是像那名女大学中生一样一次实验操作就被“打回原形”。让我们一起努力,避免“高分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