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历届中考试题
(2017-01-06 15:39:13)
标签:
世说新语中考试题教育 |
分类: 阳光分享 |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足日,饮酒乐,天雨(这)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意欲借而不敢言(
⑶阮后闻之(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划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
(3)战于沪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
(
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芳容泣而志之(
(3)且吾有大事未了(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于帝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素结恩德(
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于地取内/口中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④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⑥其存⑦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豁:放弃。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既为荆州(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辄拾以啖之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⑤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解释下列家点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第二次回答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B。2.(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现在即使很快乐,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
3.(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译文】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二、1.⑴想 ⑵都 ⑶(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 ⑷车。2.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3.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
【译文】阮裕在剡县做官,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无论谁来借用他的车子,他都会借。有一次,有人因葬母亲而需要用车,想借车(但想到阮裕的车太好了),却不敢开口问阮裕借车。后来,阮裕听说了这件事,叹息道:“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把那辆车烧毁了。
三、1、(1)喜欢、爱好(2)经常、常常(3)在(4)跑。2、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着锅巴参战。3、(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3)百善孝为先(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
【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掌管文书机要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藏起来,回家的时候就赠送给母亲。后来正值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主簿已经聚集收敛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于是就带着(锅巴)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大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陈主薄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挚的孝心的报答。
四、1、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2、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译文】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五、1.
4.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译文】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他乡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叹息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勉道:“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次出去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
六、1.①平素、一向、平时;②到。
2.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住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回答即可得满分)。3.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能围绕“讲信用,喜爱儿童”回答亦可得满分)
【译文】汉代有一个叫郭伋的人,字细侯,茂陵人,担任并州太守,他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到任后巡行部属,到达西河郡。有几百个小孩,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旁迎拜。他们问太守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来?郭伋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巡视回来,比预定的时间早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信,就在野亭里停下,等到了约定的日期才进城,可以说是守信用到极点了。
七、1.A(2分)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瞋(同“嗔”,发怒意思)(2)数(诘责,数落)(3)阙(缺少)。
3.(1)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4.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译文】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
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 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八、1.①已经②吃③虽然④告诉。2、B。3.云我/豁平昔时意。4.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5.勤俭节约、不忘根本、以身作则。
【译文】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之后,正赶上水涝欠收。殷仲堪每天只吃五碗,没有别的饭菜。饭粒掉在餐桌上,就捡起来并且吃掉它们。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也由于他的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的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也不会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登上高枝,就抛弃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九、1、A、拜访;B、曾经;C、效法;D、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2(1)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
3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