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宝宝24节气饮食】 |
仲春为六个节气,分别为:
立春:东风解冻鱼上冰
惊蛰:草木萌动鸿雁来
清明:细雨放飞柳飘絮
立春、雨水、惊蛰即为早春,早春仍有冬日的余寒,所谓的“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时节,特别是早晚温度和中午的温度相差很大,“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的季节,最易寒气入侵。孩子的衣物一定要注意加减,不要着急因为中午短暂的升温而大量减少衣物。
春分、清明、谷雨为晚春,温度上升快,容易引起孩子体内郁热而升肝火,可适当搭配清热润肝的食物。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蛰伏了一冬的能量需要依靠春季肝气的升发到达身体的各个需要部位,所有中医通常强调春季需要养肝。
父母在这个季节搭配和管理食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注意事项: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主。
1、每餐都需要配备足够的新鲜绿色蔬菜,至少应该占整个饮食结构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能够达到二分之一,效果更好;
2、春养肝,鸡动肝风,立春、初夏季节少食鸡和羊,尤其是嘴巴干、睡眠不安、来回翻、磨牙、撅着屁股睡觉、身上脸上有湿疹,手上有小红包、眼睛有眼屎的宝宝。没有这些症状的健康宝宝,也要忌食熏烤炸脱水的食物。北京今年雨水少,不建议吃枣和巧克力、饼干等产生内热、脱水性质的食物。尤其是体质燥热和明显腹涨、心火肝热的宝宝。
3、所有有辅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尽量挪到上午7-11点食用。比如:春季应季的蔬菜、水果(参考应季食材表)
早春应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香菜、生姜、葱等。
晚春季节,可以的食物有:荠菜、菠菜、芹菜、莴笋、茄子、蘑菇、藕、百合、白萝卜、山药、豌豆、豌豆苗、香椿、马齿笕、马头兰、白菜、油菜等。
孩子的饮食应以低热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比如:豆制品、深海鱼类等。
水果,应该以新鲜的、多甜少酸的食物为主,多数酸味道的水果,比如山楂,乌梅等就不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了。益吃香蕉、草莓、梨、甘蔗、柿饼柿霜等,但是这些水果性凉不适合多吃。
糖份可以用蜂蜜、多晶冰糖、甜味菊、加拿大枫叶糖浆等天然调味剂调和。
4、注意提醒孩子多喝水,还要注意提醒孩子他爸少喝酒(伤肝);
◆护理注意事项:
1、注意调节家人的情绪,肝喜调达而恶抑郁,多保持开朗的心情。
护理方式:拍手法
时间段:上午7-11点
具体方法:可以听有节奏的音乐同时让孩子练习拍手,空心掌和实掌交替拍,一岁以下的孩子50下、1-3岁的孩子为100下,3-6岁200下。幼儿力度以把掌边拍红、手发麻为适合,成人需要震麻手臂为佳。此方法目的是让气血循环起来,带动肝气游走全身,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有效。体质虚弱、心火肝热的孩子,应该早晨5-7点起床,期间配合双手鼓掌50下,带动全身血液加速循环,快速提高体质。
肝气郁积导致的睡眠问题、长斑点、抑郁和经常生气的父母也可以按照此方法调整身体,为每日500下,对心火大的体质尤其有效;
这样长期锻炼出来的孩子,心胸开阔、乐观豁达、抗压能力强。
2、《黄帝内经》记载,这个季节讲究的就是“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意思是晚上早点休息,白天要经常到外面散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气血的恢复。
3、孩子的睡眠时间:睡眠使身体得到休息,体力得到恢复,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因为“生长激素”是在上半夜睡眠正香时分泌最多。此外,睡眠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增强记忆力。
莎士比亚说:“人生第一道美餐就是睡眠”。
孩子的睡眠时间最好是8点左右,9点之前,睡眠是最养肝气的,心火肝热,睡眠不安的孩子尤其应该遵守此原则。
4、睡的方向是相当重要的。中医学讲人体在睡眠过程中应当“立脉”、“立气”。这个“立”其实是指让体内气脉走向跟大自然气脉相一致,这样血脉也就通畅。根据地域、地形特点,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顺着山势和水势,气流的走向是西北方往东南方前进。因此我建议人睡眠时头向西北方向,脚朝东南方向,这就让人体气脉与大自然一致了。次之的方向是头朝西脚朝东,或者头朝北脚朝南。
5、人的下丘脑有一个“生物钟”,决定着睡眠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婴儿每天平均睡16小时,3岁的孩子每天睡12小时,至少也不应少于1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