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看见很多妈妈说,奶粉买国外的,辅食买国外的,甚至孩子喝的水都买国外的。
我是不完全同意这样的做法的。
诚然,国外的产品质量要求是比国内的严格许多,但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首先,白种人和黄种人的体制根本就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发现,白种人是皮肤白皙,但是不代表细腻,外国人皮肤粗糙,汗毛多且长(最重要是很多人有狐臭,当然和汗液发达有关系)感觉跟未能进化完全是的,不如黄种人皮肤跟细瓷是的,这个就跟水土、地域和饮食有关系了。
白种人的饮食结构大多数以动物性食材为主(牛羊鸡牛奶乳酪等等),占整个饮食结构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动物性食材基本都是热性的,长期的进化使得他们的身体适应了这种食物,我们知道皮肤主要是散热的,当皮肤毛孔粗大,汗毛多切长的时候,身体的散热功能自然就好很多。如果你想让孩子皮肤粗糙,汗毛浓重,不妨学下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前提条件是,孩子得平衡这种内热体制,变异也好,进化也罢,反正得适应环境,(*^__^*)
嘻嘻……
其次,中国式养生讲究是“居移气,养怡体”看到国内现在太多的妈妈被西医同化了,动不动就是各种营养素上来,偶说过,自然界食物链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比如钙铁锌都需要VC去促进吸收,但是VC需要VB促进吸收,钙需要镁促进,VB要整个B族同时摄入吸收才好等等等等,一万年的进化使得各种营养素之间变成一张网络,每个能生存下来的食物,都有自己生存下来的本领,是值得敬畏和尊重的。
另外很多东西要食可而止的,很多妈妈待到一种自认为是很好的食物就使劲给孩子吃,这样也是不对的,绝对不能以片面的食物代替完整的食物链。
其实个人认为,每个地域都有相应自己地域,气候的特产,多找找本地的笨鸡蛋,有机的食品,是一个长久、持续发展的好途径,最近也看到国内有不少的有机食品基地。
如果长期作为饮食结构,还是多看下身边的好东西。
还是多看看吧,不要眼睛只盯着国外产品,没有宣传那么好,运费加宣传绝对不是物超所值的。
和国外朋友(中国银)聊天,说中国很多东西是很好很好的,结果都出口了。外国很多东西是很烂的,结果在国内反而很热~
比如说麦当劳,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是开不下去的,因为都知道是垃圾食品,父母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什么是垃圾食品?为什么不能吃?吃了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
麦当劳等洋快餐在中国的火爆程度,实在是另我们这些学营养的令人汗颜!!!
这种从小就打下的健康观念,是决定孩子一生健康的坚实基础。
俱乐部里很多妈妈总埋怨:我们没有从父母那里学到什么营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知识,那么想想吧,我们给了自己的孩子什么?
有的孩子看上去是不错,个子高,体重沉,关键问题是总有病。就好比一个大糠萝卜,看着是个比较大比较好看,可是内涵是在是不怎么样,原因很简单,激素催和环境污染的!!!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可以免费给亲们讲解有关营养方面的问题,可是孩子,就需要亲们言传身教了,如果做不到,那么,就身体素质而言,起跑就差能做到的家长们很多。
我是宁可要个健康快乐的平凡儿子,也不要身体病弱、智商超高的天才儿子的,省的老年我没人指挥,嘻嘻~
人生就是这样,有舍有得,亲们自己选择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