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病夏治在“三伏”

(2017-07-09 08:32:01)
标签:

健康


  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三伏天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就是“治未病”。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未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冬病夏治就是将冬天易发的这类病在未发之时,去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

 

  “冬病夏治”的根据是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依靠天地之气生存,随四时变化规律而成长,此为“天人相应”。冬病之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故“寒”为病之本。从小暑至立秋(盛夏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借着天人之阳盛之时,趁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取同气相求之理,用两阳相加之法,使体内阳气充足,抗病御寒能力大增,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以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夏天人体的腠理开泻,经络气血流通旺盛,在这个时候用特殊的中药敷贴在一定的穴位上,药物就渗透到经络气血里面,到达病变部位,就能够起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冬病夏治”病种

 

  首先是从清《张氏医通》“三伏天白芥子涂法治疗哮喘”开始,随着中医科研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步开展了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防治。近年来又开展了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冻疮及颈腰椎病变、寒冷性荨麻疹等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冬病夏治”治疗方法

 

  由开始的穴位贴敷而逐渐发展到外用、内服等多种方法。诸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贴敷、薰洗等多种外治法,尤以穴位贴敷、化脓灸和药浴运用最多,这些外治法具有简便价廉、安全无毒等优点,故患者乐于接受。内服药中有汤剂、丸剂、片剂等。还有药膳、食疗和体育疗法等。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疗法除了严格选择适应症、合理使用药物、手法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服药物或药膳、食疗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时间为10天一疗程,一般3个疗程,少数疾病治疗13个月左右,其间注意与治疗其他疾病用药的配伍禁忌,毒副作用等有关事项;其次,外治法中应排除严重心、肝、肾等内脏疾病,疮疖及皮肤过敏等禁忌症,并注意无菌操作等有关行业标准;再次,注意饮食禁忌,及治疗中的护理观察及日常生活护理等。

 

  不适症对策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有的人贴敷后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受冷的刺激,避免电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贴敷后最好46小时内不要洗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