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克制身体的自我保护
(2016-07-31 07:16:30)
标签:
健康 |
不要克制身体的自我保护
1.打喷嚏:一是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喷走,防止它们进入身体内部作怪;二是打喷嚏时全身肌肉猛然收缩,产生一定的热量,防止身体着凉。
2.咳嗽:感冒后或患了其它呼吸道疾病,往往引起咳嗽,吃饭、喝水时呛着了也会咳嗽不止,咳嗽将进入气管里的痰液和异物咳出来,是一种保护 性动作,对身体有好处。如果咳嗽很严重,则需请教医生。
3.呕吐:人吃了有毒有害的东西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东西,会引起恶心呕吐,将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这是胃肠道防止中毒的一种保护性动作。
4.发热:如果发生了疾病,便会引起身体发热。发热时血管扩张变粗,血液流通加快,杀灭细菌的白细胞大量增加,整个身体处于“战备状态”, 积极和疾病作斗争。另外一般细菌怕热,身体发热时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能够起到抑菌作用,使病早日好转,但是长时间发高热则对身体不宜,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治疗。
不待疲劳便休息
有种新观念认为,为了工作效率更高,休息应选在疲劳之前,而不是觉 得疲倦了才“亡羊补牢”。这是科学家从心脏卓有成效的工作效率中得到的启示,并在长距离行走试验和超强度体力劳动中得到证实。
休息是每人每天面临的问题,因为休息是为了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基于 上述认识和试验,专家们建议人们不妨仿效心脏的休息方式。比如,坐办公室的文秘工作者,不必接二连三地办每件事,而是办完一件事尚无倦意时就 出去活动活动;搞写作的文人,不必等文思枯竭时才停下来松弛一下,只要 一个构思形成文字,不妨稍事小歇;进行使身运动或体力劳动的人,尽可能不把疲劳作为休息的信号。这样做,不仅会有惊人的工作效率,而且不至于 使人疲劳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