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不当最易要命
(2016-05-21 08:28:10)
标签:
健康 |
洗澡可能要命,这并非耸人听闻。小雅看见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高达1.4万人,其中约九成是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12月和1月期间,意外发生最多。美国民政安全委员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家居意外已成为第五大死因,其中浴室伤害最常见。以下情况,洗澡时应尽量避免:
通风不畅。洗澡间多数是较狭小的密闭环境,空气流通不好,煤气不易排出,导致中毒的可能性较大。中毒者轻则头晕、恶心、皮肤苍白、意识模糊等,严重时会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呼吸和脉搏增快。若真出意外,应立即开窗通风,去医院就诊。即便没有使用燃气热水器,保证浴室通风也非常必要。因为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可能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眼花等不适,体质虚弱者还可能因此昏倒摔伤。
地面湿滑:洗澡溅出的积水,稍不留神就会使人滑倒。有研究显示,卫生间最易滑倒的时刻,是迈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间的一瞬间,很多老人因此导致骨折,甚至可能因突然摔倒,诱发心绞痛等疾病。
洗澡时间过长: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也易因脑缺血发生意外。
水温过高或过低: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给心脏增加负担。周荣斌也指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洗澡,相当于快走或慢跑。若病情控制不好,耐受力较弱,就会发病。
补水不足:洗澡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如脱水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就可能导致虚脱、昏倒。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提醒,洗澡前、后都应补好水。
顺序不对:洗澡先洗哪儿这样的小细节,有时候也会导致大问题。冬天洗热水澡时,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血管扩张的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缺血,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还可能因此引发心绞痛等疾病。
洗澡时间不对:高强度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立即洗澡可能导致虚脱、昏倒;孩子在腹泻期间洗澡,可能因为全身毛细血管的扩张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休克。
插头、开关不防水:浴室触电的原因之一是插头或开关不防水,用湿手碰触时就可能引发意外。此外,吹风机、剃须刀、取暖器等在潮湿的环境中,也会增加人们触电的危险。一旦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行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