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嗓音保健知识
(2013-03-24 08:32:44)
标签:
健康 |
一是用嗓量大,持续时间长,老师每天上课2-4个课时,每节课平均用嗓40分钟;二是用嗓力度大、强度大,老师为使教室内每名学生都听到讲课内容,必须要用相当大的声量;三是很多老师没有进行过发声训练,发声方法不正确。老师嗓音病的原因在于用嗓不当,许多老师经常运用错误的发音方式,有的老师还在声带已有病变时继续用嗓,久而久之发展成咽喉炎。
老师嗓音疾病的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注意嗓音保健,二是加强嗓音练习。
(一)嗓音保健的具体措施:
2.讲课时,应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尽量让你的视线与脊柱成90度角。
3.尽量避免大声喊叫,减轻对嗓子的损害。
4.当自感嗓子疲劳、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时,应尽量休息减少用嗓或短时禁声。
5.在教室里种养植物,经常浇水,避免教室空气干燥。
6.如果室外空气很冷,外出时可用围巾围好脖子,戴上口罩,避免冷空气对咽喉部位的直接刺激。
7.力戒烟酒。
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预防咽喉疾病的一个有力措施。
9.尽量避免服用有干燥效果的药物,如抗组胺剂等。
二)嗓音保健方法和练习方法:
1.喉部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结两旁上下移动.指压力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每次约2-3分钟。
2.毛巾热敷:把毛巾用热水浸透后拧干敷在颈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反复数次.以上保健法可以增进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进分泌,减少咽干、喉痛,以及练唱后喉部不适等。
3.吹唇练习:双唇闭合后,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使之弹动发出清晰的嘟噜声,也称为弹嘴皮练习。
4.哼鸣练习:牙关松开,双唇轻闭,喉肌放松,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
5.气泡音(也称水泡音)练习: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用少量微弱均匀的气息平稳地从松弛的声带吹出,发出连贯的气泡音。
以上3、4、5、条练习对于声带振动的平衡、发声器官与呼吸器官的协调、增加声带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均匀呼气的能力.这些练习对于声带闭合不良或闭合过强等嗓音病变,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生活习惯上的保健:人的声带很娇嫩,不要在上呼吸道感染时过度用声,也不要在月经期或变声期过度用嗓子,在此期间,发音器官处于充血状态,无节制地说唱喊叫,会使声带“雪上加霜”。坚决戒吸香烟。因为点燃的烟草雾气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容易降低呼吸道和发音器官黏膜的防御能力。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保证充足,可以缓解发音器官的充血状态,睡眠不足会加重发音器官的充血,会使体内血液偏向酸性,致使肌肉疲劳,尤其是喉部小肌肉非常敏感,往往造成声带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