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私处该如何护理
(2011-08-07 09:16:11)
标签:
健康 |
专家导析:阴部皮肤有尿、便残液存留,所以需要经常清洁去污,但并不是洗得越勤越好。过度的清洁会破坏皮肤表面上保护膜,从而使其变得干燥不适,乃至瘙痒。
误区二:认为白带是不干净之物,甚至每次清洗阴部时,将手指裹上“干净”的湿巾伸入阴道擦洗,以求彻底清除,但是白带却越来越多。
专家导析:白带是阴道上皮细包分沁的粘液状物质,犹如白色、半透明的鸡蛋清,无味无刺激,正常的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信号之一,绝不是不干净之物。如果手指裹湿巾清洗阴道,很可能会带入致病细菌,改变阴道正常菌群分布,某些寄生菌乘机大量繁殖而致病,使得白带增多甚至引起外阴瘙痒,成为非特异性阴道炎。
【正确洁阴法】
清洗次数:每天1次即可。
清洗方式:最好采用淋浴,用温水冲洗,如果无淋浴条件,可以用盆代替,但要专盆专用。
清洗顺序:先洗净双手,然后从前向后清洗外阴,再洗大、小阴唇,最后洗肛门周围及肛门。
清 洁 液:可使用能够去污灭菌的保健性洁阴用品,但正常情况下用温开水就可。
专家提醒:正常情况下不要进行阴道内清洗。
此外,在女性的特殊时期,洁阴工作还应特别对待:
月事来临: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热水清冼2次外阴;如不能淋浴清洗,盆洗时要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汤”。阴部与足部要分开洗;不要洗冷水浴;不要坐浴。
孕期:因怀孕而白带增多,特别容易感染病菌,每天温水清洗数次;天天更换内裤,洗净内裤在日光下晾晒;没有医生的指示不要清洗阴道,如果有异样白带(量多且有臭味)应尽早就医。
产后:夏天产后3天,冬季产后一周以后洗浴,每天1次或比正常的略少一些;最好用温热水淋浴;千万不要坐浴;如果有恶露量大且有味及早就医。
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数次;洗后在外阴部涂擦止痒剂。专家提醒:赶快去医院查找病因。
【洁阴产品购买与使用须知】
1)一定在去正规药店购买经过国家相关机构鉴定,正规合格的厂家生产的品牌,以避伪劣制品给身体带来伤害。
2)孕妇在妊娠期如果出现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症状,不要在无医生指导的情下购买洁阴洗液,以影响胎儿的发育。
3)可能患有阴道炎的女性选购前要去医院请医生确诊,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私”处清洁产品的种类
现在一些商场设有女性用品专柜,有的还设有“私”处护理液专柜,你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产品的属性: 妆字号:属于化妆品类产品,这类产品的主要作用是清洁污垢、维护私处弱酸环境、还有滋养私处肌肤功效。 消字号:属于消毒品类,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灭或消除致菌微生物,达到杀菌消毒目的。 药字号:这类是药品类,具有治疗相关病变作用。
不同人群如何选择“私”处护理液
购买这类产品时,不要胡乱抓,要针对自己的状况:
健康人群:选择私处专用沐浴露,"妆"字号产品。可去污滋养,同时产品性质温和,日常使用、安全放心。
亚健康人群:由于多方原因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可以选择私处"妆"字号沐浴露,同房后,或有些轻微搔痒。白带增多应选择"消"字护理液,维护和加强自体的防御体系。
非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的私处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字号或"妆"字号的功能性洗液产品,不可自己擅自选用。 过敏体质人群:应仔细阅读私处清洁产品的详细说明,选择低敏产品。一旦选定,尽量不混用其他产品,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哪些洗护不科学
我们做过调查,绝大部分女性日常洗护“私处”的方式,大都用清水、普通沐浴露、香皂以及妇科洗液清洗。
1、清水——根本不能彻底洗净私处特有污垢。清水没有去污成分,不能彻底清除私处特有污垢,这些残留的污垢会成为有害菌寄生、繁殖的温床,一旦身体不舒服、免疫力下降,有害菌便会大量繁殖,极易造成私处不适及疾病。
2、普通沐浴露和香皂——只会破坏私处天然的弱酸环境。普通沐浴露、香皂大多属碱性产品,会与私处的弱酸性环境发生中和反应,会破坏私处的弱酸环境,破坏女性自体的自洁功能。导致天然屏障受损,极易产生妇科疾病。
3、妇科洗液——健康人群不可以随便使用。妇科洗液如用于日常护理,强杀菌成分会将有益菌和有害菌一同杀灭,使弱酸环境发生变化,破坏私处的自洁功能,伤害私处的娇嫩肌肤,使私处出现干燥瘙痒等不适感觉。
需要提醒女性的是,尽量不要用普通沐浴液去洗“私”处,因为普通沐浴露大都呈碱性,PH值基本上在7以上,这容易与“私”处体液发生中和,破坏阴道弱酸环境,容易导致妇科疾病。
。 首先呢,我们要分清,这三者不是同一类的产品,洗液是药用的,有OTC明显标识,可配合治疗妇科炎症,护理液大多是“消字号的”,主要是用来抑菌、止痒的。如何身体健康,这二者不可以随便使用。
依据私处清洁产品批准字号选择
妆字号:属于化妆品类,主要作用有清洁污垢、维护私处弱酸环境和滋养私处肌肤的功效。
消字号:属于消毒品类,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药字号:为药品类,具有治疗作用。
PH值酸碱度划分可根据产品上的年龄界限选择。
目前,好的私处沐浴露一般都含有银杏、金艾草等多种专用植物。银杏提取物能促进血液循环、修复活性细胞并提高免疫力;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为保持私处生态环境的平衡,产品必须天然、温和、绿色健康。
其次呢,我们要选择PH值为弱酸的,特别部位的PH值有别于其他部位,需要选择专用的沐浴露,而不能跟其他部位共享一瓶。
最后,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每日清洁特别部位是维护女性健康的第一步,哪怕是特别时期,这也是每日都要做的功课哟。
铺天盖地的资讯都在告诉女人该如何呵护宝贵的脸蛋,可给女人“私处”养护的教育和警示却非常少。女人的脸是女人标识,是自己的,外表的,别人看的;女人的“私处”是女人的源泉,是私属的、体内的……前些日子,MICO说,反复的宫颈糜烂让她很苦恼,本来她有很好的感情生活,现在一同房就出血,搞得心理负担很重,压力很大,担忧不知何时会转为肿瘤或癌症什么的,内心很惶恐。
其实私下了解,有类似问题的女人比例很大,又难于言表,往往成为伴随女人一生的一大隐痛。引起女性“私处”问题的诱因很多。最近一项国际调查表明,长期使用不正确的洗护方法,是造成这类疾病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人每天只用清水清洗,有人每日必用药用清洗液,有的则干脆用沐浴液或者肥皂用品,要知道这些你平常用的方法带给你危机是什么
误区一:洗液能预防性病
无论是“医”字头的,还是“健”字头的洗液,都不能预防性病。导致淋病的淋球菌、导致梅毒的梅毒螺旋体、导致尖锐湿疣的乳头瘤病毒等可以直接传播到宫颈上,甚至进入子宫腔内。因此,事后用各种洗液冲洗阴道是不能把这些致病物质清洗掉的。
要预防性病,最好的办法是洁身自好,或使用避孕套,总之,洗液不能预防性病。
误区二:使用保健类护理液会破坏自身的防御功能
有些女性很担心保健类护理液会破坏自身的防御功能,诱发炎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这类产品的PH值界定在4-4.5之间,接近人体PH值,是不会造成破坏的,当然一定要清洗干净。
误区三:中药洗剂更安全
中草药虽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但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中草药保存期较短,容易变质发霉,这样的洗液使用后反而有害。尤其现在,部分不法药厂将化学成分加入中药洗液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应该引起消费者和相关患者的警惕。
误区四:高锰酸钾洗液消毒更彻底
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着大量的阴道杆菌,它们能将细胞中贮存的糖原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形成一种酸性环境而不利于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若频繁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就会将大量的阴道杆菌杀灭、酸度改变,从而使这种防线遭到破坏,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妇科疾病。
高锰酸钾使用时间过长,皮肤将变得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如果没有按标准稀释,浓度超过1:5000或粉末没有完全溶解,一旦沾上外阴,会腐蚀娇嫩的皮肤和黏膜。
误区五:使用酒精清洗外阴可杀菌
即使想杀菌也不要用酒精洗外阴,虽然酒精杀菌力强,但对外阴娇嫩的黏膜和皮肤会造成强烈的刺激。
误区六:治疗宫颈糜烂应大量洗液冲洗
在治疗宫颈糜烂时,要注意修复受损阴道黏膜组织和恢复自洁系统。在护理和治疗中,更应保护好阴道黏膜,维护好自洁系统。所以在治疗宫颈糜烂过程中,不宜使用大量刺激性的阴道冲洗液,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宫颈糜烂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阴道的清洁和干燥,一般不推荐使用洗液,否则容易造成局部感染。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二点:一是普通沐浴液和香皂大都呈碱性,PH值基本在7以上,容易破坏阴道弱酸环境,导致妇科疾病;二是私处有疾病症状的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女性护理液产品,必要时选择“药字号”的OTC或者处方型洗液,不能自己随便购买。
小知识:
2、如没有淋浴条件清洗,可以盆浴时要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水”。
3、阴部与足部要分开洗。
4、不要洗冷水浴。
5、因子宫内膜在月经期有无数个小伤口,宫颈口张开,因此不要坐浴。
注意:频繁冲洗阴道当心引来宫外孕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注意一些“小节”,往往对预防妇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公共浴室不乱放衣物;
清洗外阴、洗涤内裤后再洗脚;
不与其他人换穿衣服,尤其是内衣;
清洗阴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专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癣的妇女一定要早治疗,否则易引起了霉菌性阴道炎;
夏季衣着过单时尽量避免在公共汽车上久坐;
不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