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解“春困”

(2010-03-04 07:32:47)
标签:

健康

      正所谓“春雨绵绵正好眠”,不少人一到春天都会犯“春困”:总是提不起精神来,眼皮很重,面色潮红、记忆力下降。但专家表示,春困不是病,凡季节分明的地方都有春困现象。

  专家认为,欲解春困,不能靠补充睡眠来解决,过多睡眠有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要解决春困的烦恼,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下午运动

 

  有氧运动别太激烈

  专家建议:消除春困最好是采用有氧运动,如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极等锻炼形式。这些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加机体和脑部的供氧。例如普拉提,它能锻炼普通有氧运动难以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久坐造成的肩痛、腰酸,或是肌肉不适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普拉提来改善。

  春天乍暖还寒,考虑到身体的适应度,进行有氧运动时强度不宜太激烈。可以选择每周3次进行快步走,每次30分钟,步频控制在每分钟60至80步。此外,再结合瑜伽、普拉提、太极拳,起到伸展关节,放松肌肉,缓解身心疲劳的作用。总之,这些运动的核心作用都是增加机体的摄氧量。 

  办公室里头部按摩

  办公室里空气不流通,工作久了很容易犯困。办公室运动的秘诀,在于选择简单、轻松、短时间可以达到很好放松效果的运动。每工作半小时左右,可以做做全身的伸展,以提升专注力。此外,适当的头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醒脑作用。

  1、将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打圈6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打圈6次。

  2、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排列整齐的手指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按压,到额头中线、头顶中线、头顶中央和枕后发际凹陷处风池穴。重复做6次。

  3、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排列整齐的手指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轻轻向两侧按压,一直到达太阳穴为止。重复做6次。

  4、以双手四指指腹,从后脑枕骨开始,用轻而深的向上螺旋动作按摩头皮,逐渐往上走,一直到按摩完整个头皮为止。直到感觉头皮已经放松,消除紧张感即可。

  5、将两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像弹钢琴一样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36下。

  6、最后,做“梳发”动作。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微屈,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一面梳理头发一面摩擦头皮,重复此动作至少10次。

 

  若遇雨天,可室内跳绳、打沙包、跳舞、唱歌等,以抒发郁闷的情绪。若晴天,可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二、饮食

 

    春天阳气生发,辛甘之品有助于升阳,温食有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花菜、卷心菜等宜常吃。寒凉、油腻、粘滞的食物,易伤脾胃阳气,应尽量少食。此外,还可适当食用咖啡、香蕉、巧克力等,能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困倦。

 

  少吃甜、肥腻及易惹“湿”的食物,如:虾、蟹、蚝等高蛋白、难消化的食品。可用五指毛桃、云苓、扁豆、薏米、肇实,加上果皮、紫苏煲兔肉;或用田灌草、赤小豆煲鲫鱼。平时可用菊花、木棉花、鸡蛋花、金银花、槐花五种花煲水饮。

 

      早餐摄取较多的热量。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饮食要清淡。油腻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从瘦肉、鸡肉和低脂奶制品中摄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常吃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钾缺乏会使人产生软弱无力之感。

  三、触觉刺激

 

  1、触觉

   困倦思睡时,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可以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春困”的目的。

   2、视觉

   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泉边、海滨、山巅,举目眺望。如果长期在室内,也可在室内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3、嗅觉

   困倦时,可闻闻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及点燃的卫生香味道,可驱除困意。因地制宜,在居室、阳台或庭院中种养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对缓解困意也有益处。

   4、听觉

   困倦时,常听些曲调优美明快、有激励振奋人心作用的音乐或歌曲,以愉悦身心,或者欣赏一些相声、小品、笑话及喜剧影视,在获得欢笑中,兴奋神经,驱除困意。

 

  四、换个环境

 

  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走进人群,在与朋友交往中调节情绪,获得快乐,精神会因之而一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