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度苦夏,以清补为主

(2008-06-06 09:38:38)
标签:

健康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不少地区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这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湿度最大的,因此人经常会感到特别闷,浑身湿漉漉的。由于高温对人体的温度调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所以,炎夏季节人们常感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小便少而黄;身体虚弱或有慢性病的人还会感到睡眠困难,有的人甚至在这一时期会日渐消瘦。

  那么,从中医养生和食疗补益的角度看,要想顺利度过苦夏,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呢?

寒凉味酸的食物解暑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可常吃些小麦制品,还可适当多吃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夏天应多吃些性寒凉味酸的食物,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清热利湿保肠胃

  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更应在日常中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食物。但应注意,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虽有清热的作用,但也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欢吃冷饮,喝水也多,容易导致湿气侵入体内,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保证肠胃功能的正常。

少吃油腻食物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吃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伤暑、暑湿、中暑等症状出现,那么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应该注意有针对性,辩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夏季最宜清补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脾主水谷运化。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膳食宜清淡,这样才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清补的膳食一般总热量略低,其营养素的构成为两高两低(蛋白质含量宜略高、纤维素含量应较高,脂肪及糖的含量宜略低),因此应以清淡食品、素食为主。

  主食宜用粳米、麦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米饭和软食(亦称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馒头、面包、馄饨、水饺、冷面、蒸饺等),以及各种汤、羹、糊等。副食宜用味酸或性味甘凉的肉类、禽蛋类、水产类、蔬菜类、瓜果类、乳蜜类等食物,并宜用酸甜类调味品。食物烹调应以凉拌、蒸、煮、炖、烩为主,并保证盐分的适度摄入。

冷饮少吃,喝点果酒

  夏季健脾养胃,不宜多吃冷食冷饮。适当食用冷饮,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但最好别吃太多。雪糕、冰砖、蛋筒等用牛奶、蛋、糖等制成,营养虽好,但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的胃肠壁收缩,可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又如各种碳酸饮料、汽水等,大多营养价值不高,多饮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夏天可适当喝些果酒,如苹果酒、雪梨酒、海藻酒、桑椹酒、茯苓酒、葡萄酒、山楂酒、乌梅酒、杨梅酒等。不过,对这类果酒的饮用也应有节制,过量饮用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及胃肠功能,甚至会引起酒精中毒,诱发某些心脑血管疾病。

“苦夏”的自我保健

  炎炎夏日,有些老人常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头晕、胸闷、恶心等这些症状中医讲是“暑伤气”,民间则说是“苦夏”。

  其实,摆脱“苦夏”的最好方法是自我调理与保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理。

心理调节

  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其表现为: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生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情感障碍发生明显增多。加上出汗多,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古代夏季养生学倡导:“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是有科学道理的。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不要过于激动,更不要发怒急躁。

饮食调理

  夏天气温高,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神经受到抑制,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膳食应多样化。专家也指出,从营养学观点出发,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抵抗人体的抗病能力。习惯于喝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易产生疲劳。纯净的白开水容易解渴。为了健康,奉劝老年人夏天不渴也要主动喝点水。此外,夏天喝绿豆汤可以解热毒、止烦渴。茶叶水防癌,荷叶粥、薄荷粥、百合粥、菊花粥等对风热感冒者、高血压患者及患有眼科炎症者均较适宜。这样既保持钾另外,一些新鲜凉拌菜,加些蒜泥、姜末、醋及辛辣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能防肠道传染病,吃时切忌一次过量和过凉,老年人还要注意吃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及瘦肉、鱼和蛋,、钠平衡,又补充水分,又能保持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睡眠要充足

  夏季昼长夜短,又因躁热,一般睡得晚,因而可用午睡补充。午睡有利健康,有助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者发现,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能使心肌梗塞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午睡只需小憩片刻,不宜坐着或伏案而睡,更不易在凉风处睡,在过堂风处或电风扇旁睡。为凉快,整夜开着空调,当时舒服,睡后皮肤肌肉松弛,汗毛孔扩张,容易着凉感冒。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劝中老年人注重提高睡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